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暮春游石湖·其三》
《暮春游石湖·其三》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茶磨楞伽次第经,淡烟消处五湖明。

一樽斜日湖亭上,閒看西山弄晚晴。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暮春时节游览石湖的景象,充满了宁静与闲适的氛围。

首句“茶磨楞伽次第经”,以“茶磨”为引子,隐喻时间的流转和生活的细腻体验,如同茶磨般缓缓转动,岁月在其中细细研磨。这里的“楞伽”可能是指一种茶叶或茶具,暗示着诗人通过品茶来感受时光的流逝,同时也可能是对石湖周边环境的一种比喻,象征着自然界的循环与和谐。

第二句“淡烟消处五湖明”,描绘了一幅烟雾散去后,湖面呈现出明亮景象的画面。这里的“五湖”泛指广阔的水域,不仅限于石湖,也包含了诗人视野内的其他湖泊。淡烟的消散象征着尘世的烦恼逐渐散去,留下的是一片清澈与宁静,寓意心灵的净化与自由。

第三句“一樽斜日湖亭上”,描述了诗人独自站在湖边亭子上,夕阳斜照的情景。这里的“一樽”既可理解为一个酒杯,也可以象征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夕阳斜照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暗示着一天即将结束,夜晚即将到来,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期待。

最后一句“闲看西山弄晚晴”,则将视线转向远处的西山,描绘了晚霞映照下山峦变幻的美丽景象。这里的“弄晚晴”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色彩变化,以及诗人悠闲自在的心态。通过“闲看”二字,可以看出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欣赏与享受,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以及在繁忙生活中寻找片刻宁静的心境。它不仅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更蕴含了诗人对于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次韵彦博游无为马溪并呈孙隆州

块处无人语合头,出门猝猝又还休。

缚茅晚岁欣同社,并辔名峰得胜游。

松下一筇真可老,山中五月已如秋。

未应斗粟全关念,更为先生几日留。

(0)

戏题·其二

多病闭门懒出,避喧终日高眠。

惟可以君命竹,安能以兄事钱。

(0)

探梅·其二

瓯粤千山外,清愁只个般。

澹烟增态度,飞霰斗高寒。

郑圃乘风驭,孤山傍水看。

少陵诗兴动,题品信知难。

(0)

宿临平寺

客里疲奔走,禅关暂舣舟。

颠毛成种种,身世信悠悠。

天路辞鸿鹄,江湖狎鸟鸥。

依然庭下柏,立雪伴冥搜。

(0)

挽刘刑部诗二首·其二

东海于公老,当年大里门。

身为二千石,恩及四儿孙。

富寿悬车日,悲伤易箦言。

佳城今日启,松柏閟高原。

(0)

拟和御制郊祀诗·其二

圣代弥文考九丘,寅威郊见故迟留。

黄琮苍玉神娭燕,月璧星珠瑞应浮。

礼洽汉山呼万岁,事殊唐鉴献千秋。

侍臣谁荐扬雄赋,岂使甘泉播令猷。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