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自来去,终古不知愁。
江村今夜明月,肯为酒人留。
但扫苍苔黄叶,准备沧波一苇,左右挈洪浮。
唤起守门鹤,来戏玉头山。陈遵死,徐孺病,阿平游。
更堪西笑,长安汩没海中鸥。
屈指卅年狂客,剩此薜衣松衲,点缀鉴湖秋。
钟磬夜深寂,吹笛下寒流。
秋色自来去,终古不知愁。
江村今夜明月,肯为酒人留。
但扫苍苔黄叶,准备沧波一苇,左右挈洪浮。
唤起守门鹤,来戏玉头山。陈遵死,徐孺病,阿平游。
更堪西笑,长安汩没海中鸥。
屈指卅年狂客,剩此薜衣松衲,点缀鉴湖秋。
钟磬夜深寂,吹笛下寒流。
这首《水调歌头》(其二)由清代诗人李慈铭所作,描绘了一幅秋日江村的静谧画面,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首先,“秋色自来去,终古不知愁”,诗人以自然之物的无常变化,引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秋色虽美,却也终将逝去,如同人生的短暂与无常。接下来,“江村今夜明月,肯为酒人留”一句,借明月之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渴望,希望这美好的夜晚能长久停留,陪伴饮酒之人。
“但扫苍苔黄叶,准备沧波一苇,左右挈洪浮”描绘了诗人清扫落叶,准备乘一叶扁舟,在江面上自由漂泊的情景,既展现了对自然的亲近,也隐含着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唤起“守门鹤,来戏玉头山”,则通过鹤的活动,进一步渲染了江村的宁静与生机。
“陈遵死,徐孺病,阿平游”三句,引用历史人物的故事,表达了对古人风范的追忆与怀念,同时也暗含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与逃避之意。“更堪西笑,长安汩没海中鸥”一句,以长安的繁华与海鸥的自由形成对比,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无奈与感慨。
最后,“屈指卅年狂客,剩此薜衣松衲,点缀鉴湖秋”回顾了诗人自己三十年来的经历,以“狂客”自喻,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反思,同时强调了在自然中的自我寄托。“钟磬夜深寂,吹笛下寒流”则以深夜的寂静与寒流中的笛声,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心灵归宿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复杂情感,以及对自然与精神世界追求的执着。
美人采花香,山花发如绮。
乌喙方卧薪,君王乐未已。
色荒复禽荒,顾眄雄金矢。
朝出姑苏台,一箭双鹿死。
归来誇美人,此亦如皋雉。
拜献千秋觞,君王大笑起。
属镂怆忠魂,抉眼悬胥里。
无端蕉梦醒,逐鹿人来矣。
安得射鹿弓,早射太宰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