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丘寺丞示月蚀诗》
《答丘寺丞示月蚀诗》全文
宋 / 李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一夜吟公月蚀诗,睡魔惊走醉魂飞。

如将混沌重区别,要使君臣有等威。

天道至高全指掌,古人虽死合知非。

相思无计能相见,何日轩车向北归。

(0)
注释
一夜:整个夜晚。
吟:吟诵。
公:公开,此处可能指诗作。
月蚀:月食现象。
睡魔:困倦的感觉。
醉魂:醉酒的心灵。
混沌:混乱不明的状态。
区别:区分,区别对待。
君臣:君主和臣子。
等威:等级和威严。
天道:自然法则或天意。
全指掌:完全掌握在手中。
古人:古代的人。
合知非:应该知道对错。
相思:深深的思念。
无计:没有办法。
相见:见面。
轩车:华丽的车辆,代指贵人出行。
北归:返回北方。
翻译
一夜之间吟诵关于月食的诗篇,沉睡的思绪被唤醒,醉意的灵魂飘飞。
如同试图重新区分混沌,让君主与臣子的地位分明有序。
天道至高无上,即使古人已逝,他们也应该明白是非道理。
深深的思念无法相见,何时才能乘坐车辆返回北方呢?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对一次月食事件的见证与感慨。首句“一夜吟公月蚀诗,睡魔惊走醉魂飞”表达了诗人在夜晚因观赏月蚀而兴奋到忘我之境,即便沉浸于酒醉中也被惊醒,如同灵魂腾飞。接着“如将混沌重区别,要使君臣有等威”则是诗人希望通过这次天文现象,来提醒世人区分宇宙的秩序与尊卑等级,强调君臣间应有的权威和规矩。

"天道至高全指掌,古人虽死合知非"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法则的敬畏之情,以及对古人智慧的认可,即便是已逝世的人也能理解这些超越时间的真理。最后两句“相思无计能相见,何日轩车向北归”则流露出诗人的乡愁和对故土的渴望,表达了希望早日能够返回故乡团聚之情。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于天文现象的观察和思考,同时也融入了个人情感与政治理想,是一篇集哲思、情感于一体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李觏

李觏
朝代:宋   字:泰伯   号:盱江先生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生辰:1009—1059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猜你喜欢

洞庭录别·其七

毛公坛畔一泉开,流入寒松万壑哀。

拂石为君题姓字,风流长记七人来。

(0)

从塞上偕内子南还赋赠·其十三

西指长城为乡道,我归路与长城长。

青为明妃墓边草,白是阏氏营上霜。

(0)

盆荷

距荷犹短短,叶小不胜珠。

已有花相偶,参差出绿蒲。

(0)

春闺曲·其五

愿作秭归鸟,催君春暮归。

当归还有草,相寄莫相违。

(0)

题画

石上一仙夫,箱中五岳图。

不知张孺子,识得老人无。

(0)

塞儿曲·其一

在北为苍鹰,在南为鹞子。

秋来奋羽毛,一击辄千里。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