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长篇读,惊嗟即过旬。
谁知后来者,还似老成人。
古训但时习,英辞当日新。
惭无称荐力,空此见天麟。
一把长篇读,惊嗟即过旬。
谁知后来者,还似老成人。
古训但时习,英辞当日新。
惭无称荐力,空此见天麟。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李觏的作品,名为《回胡舜元赋稿》。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于时间流逝和个人成就的一种反思与自省。
"一把长篇读,惊嗟即过旬。"
这里,"一把长篇"指的是一部厚重的书籍或文章,"惊嗟"表达了阅读时的震惊与感慨,而"即过旬"则意味着时间飞逝,一转眼已过去十天。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对知识学习的渴望,以及面对时间流逝的无力感。
"谁知后来者,仍似老成人。"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后辈子孙是否能够继承前人的智慧和成就的一种怀疑与忧虑。"老成人"指的是有着丰富经验和知识的人,这里暗示着即便是年轻一代,也可能无法超越前人。
"古训但时习,英辞当日新。"
这里的"古训"指的是古代的智慧与教诲,而"但时习"则强调了学习这些智慧的紧迫性。"英辞"代表着美好的言辞或文章,而"当日新"则意味着应当每天都有新的创作。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不断学习和创新的一种呼吁。
"惭无称荐力,空此见天麟。"
最后这两句则是作者自谦之词,表达了自己虽然努力学习,但仍感到能力不足以匹配所推荐的标准。而"空此见天麟"中,"天麟"指的是珍奇异兽,这里比喻着难得一见的才能或成就。整体而言,是作者对于个人才华与贡献的一种自我评估。
李觏通过这首诗传达了对知识、时间和个人成就的深刻反思,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后来者是否能够继承前人智慧的一份担忧。
花谢水流倏忽,嗟年少光阴。
有天然、蕙质兰心。
美韶容、何啻值千金。
便因甚、翠弱红衰,缠绵香体,都不胜任。
算神仙、五色灵丹无验,中路委瓶簪。
人悄悄,夜沉沉。
闭香闺、永弃鸳衾。
想娇魂媚魄非远,纵洪都方士也难寻。
最苦是、好景良天,尊前歌笑,空想遗音。
望断处,杳杳巫峰十二,千古暮云深。
淡烟残照,摇曳溪光碧。
溪边浅桃深杏,迤逦染春色。
昨夜扁舟泊处,枕底当滩碛。
波声渔笛。
惊回好梦,梦里欲归归不得。
展转翻成无寐,因此伤行役。
思念多媚多娇,咫尺千山隔。
都为深情密爱,不忍轻离拆。
好天良夕。
鸳帷寂寞,算得也应暗相忆。
轻霭浮空,乱峰倒影,潋滟十里银塘。
绕岸垂杨。
红楼朱阁相望。
芰荷香。
双双戏、鸂鶒鸳鸯。
乍雨过、兰芷汀洲,望中依约似潇湘。
风淡淡,水茫茫。
动一片晴光。
画舫相将。
盈盈红粉清商。
紫薇郎。
修禊饮、且乐仙乡。
更归去,遍历銮坡凤沼,此景也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