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昙阳·其四》
《昙阳·其四》全文
明 / 徐渭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将军骑健马,稚子打慈鸦。

各奔前程路,都来暮鼓衙。

同舟迷敌国,蓦面认通家。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鲜明的人物对比与情感冲突,同时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考。

首句“将军骑健马”,开篇即以“将军”这一形象引入,将军身着战袍,骑乘骏马,英姿飒爽,展现出一种威武不凡的气势。这不仅是对将军个人形象的刻画,也暗含了对勇猛、果敢精神的赞美。

紧接着,“稚子打慈鸦”,画面一转,将视角转向了一个年幼的孩子,他手持木棍,勇敢地驱赶着一只慈爱的乌鸦。这里通过“稚子”的天真无邪与“慈鸦”的温柔善良形成对比,暗示了不同身份、年龄的人在面对世界时的不同态度和行为选择。

“各奔前程路,都来暮鼓衙”,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人物的个性差异。将军与稚子各自追求自己的道路,一个驰骋沙场,一个探索成长,但最终都来到了“暮鼓衙”。暮鼓衙可能象征着某种结束或归宿,暗示每个人无论选择何种路径,最终都将面对生活的终结或某种形式的总结。

“同舟迷敌国,蓦面认通家”,这两句诗则揭示了更深的哲理。同舟共济之人,在未知的旅程中可能会迷失方向,误入歧途,甚至成为敌对之国。然而,当他们蓦然回首,却发现原来彼此之间存在着深厚的亲情纽带,他们是“通家”,是血脉相连的亲人。这句话寓意深刻,提醒人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不应忘记初心,不应忽视亲情与和谐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将军与稚子的形象对比,以及他们在不同人生阶段的选择与经历,探讨了勇气、成长、自我认知、亲情与和谐等主题,展现了作者对人性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徐渭

徐渭
朝代:明   号:天池山人   籍贯: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521—1593

徐渭(1521年3月12日—1593年),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田丹水、田水月(一作水田月)。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曾担任胡宗宪幕僚,助其擒徐海、诱汪直。胡宗宪被下狱后,徐渭在忧惧发狂之下自杀九次却不死。
猜你喜欢

和伯少颖迂仲将归福唐偶成数诗欲奉寄无便未果也辰叔常季南还因以奉送·其五

才叔策名时,已自能不动。

中年谪南荒,与世作梁栋。

生平所践履,自待九鼎重。

失固不足言,得亦何所用。

(0)

山城

山城雨雪繁,春气来不早。

思君如和风,未见意已好。

时蒙枉车骑,笑语得倾倒。

我能知子贤,子亦怜我老。

旧交半鬼录,在者迹已扫。

慨然念平生,令人恶怀抱。

相从饱吃饭,此计或未保。

东游有前约,预恐别草草。

岂无一言赠,妙句写默藁。

出户仰高山,犹堪慰枯槁。

(0)

赠日者张直夫

因循避世不求名,潦倒江湖过一生。

贾谊定能寻季主,子云先已识君平。

独行市肆口无语,懒踏权门身自轻。

看甑生尘只坚坐,世间宁有不平鸣。

(0)

还家

解鞍歇马倦西游,过眼文书且罢休。

薄酒向人殊有味,长年于世已无求。

常情未语沟中木,俗眼能惊海上鸥。

何处云山不堪隐,更谁辛苦访菟裘。

(0)

江上二首·其一

南山稍疏阔,病眼不能明。

月挟清霜下,风随细浪行。

未蒙青鸟信,虚负白鸥盟。

不见台城路,年年春草生。

(0)

寄琦监院

往时济阳晁公子,今日灵岩琦上人。

千山不碍一月晓,北树忽见南枝春。

个中有味渠不识,底处无情公得亲。

不知碧眼之面壁,何如魋颜西入秦。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