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稍疏阔,病眼不能明。
月挟清霜下,风随细浪行。
未蒙青鸟信,虚负白鸥盟。
不见台城路,年年春草生。
南山稍疏阔,病眼不能明。
月挟清霜下,风随细浪行。
未蒙青鸟信,虚负白鸥盟。
不见台城路,年年春草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时的内心感受与思考。首句“南山稍疏阔,病眼不能明”以南山的疏阔与诗人因病而模糊的视线形成对比,暗示了诗人身体的不适和内心的忧郁。接着,“月挟清霜下,风随细浪行”两句,通过月光与霜、风与浪的动态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静谧的氛围,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未蒙青鸟信,虚负白鸥盟”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消息的渴望以及对友情的怀念。青鸟常被视为传递消息的使者,而白鸥则是友谊的象征,这两句诗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
最后,“不见台城路,年年春草生”以台城路的消失和年复一年的春草生长为喻,既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无奈。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展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审美情趣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