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去岁道巴陵登岳阳楼以望洞庭真天下之壮观也因诵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之句追古今绝唱用以为韵赋诗十篇·其一》
《去岁道巴陵登岳阳楼以望洞庭真天下之壮观也因诵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之句追古今绝唱用以为韵赋诗十篇·其一》全文
宋 / 李纲   形式: 古风

登楼窥洞庭,沧波渺无际。

波间起飞龙,惨澹带云气。

云雷倏变灭,天水共澄霁。

矫首望君山,镜面青螺髻。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楼远眺洞庭湖的壮丽景象。开篇“登楼窥洞庭,沧波渺无际”便将读者带入了一幅广阔无垠的湖面画卷之中,湖水苍茫,一眼望去,仿佛与天边相连,展现出洞庭湖的辽阔与深邃。

接着,“波间起飞龙,惨澹带云气”一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湖面上的波浪比作腾空而起的巨龙,云气缭绕其间,既形象地描绘了湖面的动态美,又增添了神秘与壮丽的氛围。

“云雷倏变灭,天水共澄霁”则进一步展现了自然界的瞬息万变,云层如同雷电般快速变幻,最终与天空和湖水融为一体,呈现出一片宁静祥和的景象。这一转变不仅体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力量,也暗示了人生的起伏不定与和谐统一。

最后,“矫首望君山,镜面青螺髻”将视线转向远处的君山,以其独特的形态在湖面中倒映出如青螺般的轮廓,宛如一面精致的镜子,不仅凸显了君山的秀美,也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洞庭湖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独特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李纲

李纲
朝代:宋   字:伯纪   号:梁溪先生   生辰:1083年-1140年2月5日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
猜你喜欢

送吴献臣大尹奏绩还治三首·其一

世情绝口且衔杯,明日仙凫去又来。

风雪故裘应未敝,江湖佳句正堪裁。

轩昂不问山公启,感慨谁寻郭隗台。

旧植桃花已成列,不妨多著一番开。

(0)

征妇怨

十五受君聘,二十事君身。

鹓衾未终岁,君为马上人。

马上弯弓逐胡虏,鏖战频年历辛苦。

忽朝在远寄书回,见书哽咽未忍开。

开缄更没相思字,行行只说封侯事。

封侯富贵如纤尘,枕衾恩爱如千钧。

人生若得恩长保,缟衣藜食终身好。

争奈鸾凤各自飞,日日红颜镜中老。

(0)

挽司马刘东山·其一

舞雩春暮树婆娑,清世谁同一咏歌。

卓尔泰山耸云汉,屹然铜柱障江波。

调元痛失雷司户,医国伤无晋叔和。

寄语城狐已投阱,洞云深处笑呵呵。

(0)

寄陈秉常

濡笔题诗一寄君,镜中华发几茎新。

风烟满眼千村夜,桃李连城百岁春。

寂寂寒蝉藏绿叶,踆踆肥马浪红尘。

卷舒成算君曾定,三策何年上圣神。

(0)

零丁洋

回首零丁洋,红轮忽西坠。

不照孤臣心,空堕孤臣泪。

(0)

粤江四首·其二

风来不作瞿塘险,日照还同江汉清。

天堑了无南北限,扁舟一任东西行。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