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受君聘,二十事君身。
鹓衾未终岁,君为马上人。
马上弯弓逐胡虏,鏖战频年历辛苦。
忽朝在远寄书回,见书哽咽未忍开。
开缄更没相思字,行行只说封侯事。
封侯富贵如纤尘,枕衾恩爱如千钧。
人生若得恩长保,缟衣藜食终身好。
争奈鸾凤各自飞,日日红颜镜中老。
十五受君聘,二十事君身。
鹓衾未终岁,君为马上人。
马上弯弓逐胡虏,鏖战频年历辛苦。
忽朝在远寄书回,见书哽咽未忍开。
开缄更没相思字,行行只说封侯事。
封侯富贵如纤尘,枕衾恩爱如千钧。
人生若得恩长保,缟衣藜食终身好。
争奈鸾凤各自飞,日日红颜镜中老。
这首《征妇怨》是明代诗人苏葵的作品,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比手法,展现了战争背景下女性对丈夫的思念与担忧。
诗的前四句“十五受君聘,二十事君身。鹓衾未终岁,君为马上人。”以时间线的形式,讲述了女子从少女时期便许配给丈夫,到成年后与丈夫共同生活,短短一年内,丈夫便因战事离家远赴战场。这四句简洁明了地勾勒出女子从期待到现实的转变,以及丈夫因国家需要而不得不远离家庭的无奈。
接下来的“马上弯弓逐胡虏,鏖战频年历辛苦。”描述了丈夫在战场上的艰苦生活,他骑马持弓,与敌人激烈战斗,年复一年,饱受辛劳。这里通过“马上”、“弯弓”、“胡虏”、“鏖战”等词,生动地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危险。
“忽朝在远寄书回,见书哽咽未忍开。”写的是丈夫在遥远的地方给妻子寄回了一封信,女子在收到信时,既激动又害怕,她不敢立即打开,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这一细节表现了战争对家庭关系的影响,以及妻子对丈夫安危的深深忧虑。
“开缄更没相思字,行行只说封侯事。”当女子终于鼓起勇气打开信件时,却发现信中没有一句表达思念的话语,只有丈夫对功名利禄的追求。这反映了战争环境下,个人情感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冲突,以及丈夫为了国家的牺牲与付出。
“封侯富贵如纤尘,枕衾恩爱如千钧。”将封侯的荣耀比作微不足道的灰尘,而夫妻间的恩爱却如同千钧重担,强调了物质成就与情感联系之间的巨大反差,以及女子对丈夫情感生活的渴望。
最后,“人生若得恩长保,缟衣藜食终身好。”表达了女子的愿望,如果能永远保持夫妻间的深厚感情,即使过着简朴的生活也愿意。然而,“争奈鸾凤各自飞,日日红颜镜中老。”现实却是残酷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夫妻双方可能因各种原因分离,女子的容颜也在镜中日渐衰老,无法实现长久的恩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对比手法,深刻揭示了战争对家庭和个人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以及女性在战争背景下的孤独与无奈。
东山十里复溪流,远客时时骋望愁。
泉近榴花深洞口,亭开狮子旧峰头。
一州旂色天边出,三馆芸香海上留。
南北共歌公所憩,独嗟无计共英游。
紫极宫中晋朝桧,故老语我今千年。
盘根厚地龙蛇走,干薄霄汉星斗悬。
玄冬飞雪断人迹,贞姿不改平时妍。
虬枝香叶翠如幄,一子不落含苍烟。
胡为广厦构梁栋,如此大材乃弃捐。
伊昔晋朝纷乱日,衣冠南渡依江堧。
风流王谢各幻化,肝胆铁石还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