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陈秉常》
《寄陈秉常》全文
明 / 吴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濡笔题诗一寄君,镜中华发几茎新。

风烟满眼千村夜,桃李连城百岁春。

寂寂寒蝉藏绿叶,踆踆肥马浪红尘。

卷舒成算君曾定,三策何年上圣神。

(0)
鉴赏

此诗以细腻之笔描绘了岁月流转与人生百态。首句“濡笔题诗一寄君”,开篇即以书信为引,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通过书写诗歌来寄托情感,展现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镜中华发几茎新”一句,运用镜子映照的形象,巧妙地将诗人自己的白发生长与时间的流逝联系起来,既形象又富有哲理,暗示着岁月不居,青春易逝的主题。

“风烟满眼千村夜,桃李连城百岁春”两句,对比鲜明,前句描绘的是夜晚村落中弥漫的风烟景象,后句则展现出春天桃李花开的繁华景象。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四季更替的感慨,同时也隐含着对生命短暂与美好事物易逝的思考。

“寂寂寒蝉藏绿叶,踆踆肥马浪红尘”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描绘。寒蝉藏匿于绿叶之中,象征着生命的静默与隐忍;而肥马在红尘中奔腾,寓意着世间的繁华与喧嚣。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展现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不同面貌,以及诗人对于两者之间关系的深刻洞察。

“卷舒成算君曾定,三策何年上圣神”最后两句,诗人将话题转向对未来规划与理想实现的思考。这里的“卷舒”可能暗指策略或计划的制定与执行,“三策”则可能是指具体的行动计划或决策。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友人陈秉常曾经定下的目标与计划的敬佩,并期待他能够早日实现这些宏图大略,达到圣神的高度,即达到理想中的最高成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友情、时间、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吴琏
朝代:明

吴琏,字美中。南海人。明宪宗成化二十年(一四八四)进士。授直隶含山知县。值年荒,多方赈救,作粥糜以饷流移,前后所活盈万。政暇,授生徒以《周易》。逾年,以忧去任。起后知进贤县,以守正不合,引疾归。卒年八十馀。著有《竹庐诗集》。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六有传。吴琏诗,以嘉靖九年南海吴氏家刊本《竹庐诗集》为底本。
猜你喜欢

新秋作

山容初瘦月容肥,夜久凉风入翠衣。

睡破井梧阴两叶,半床清梦一声归。

(0)

支公宜畜马,武子更能骑。

骨换黄金重,声遒紫塞悲。

香泥沾锦帐,花路积胭脂。

暂可苏堤下,春游系柳丝。

(0)

秋闺

愁听砧声处处催,吹箫怕上凤凰台。

菊钱有意卜难问,雁信多情手自开。

槛外凉生衿冷落,天涯秋尽路纡回。

不堪红叶衰颜炤,万里长征入梦来。

(0)

秋日怀亲

玉露沾花湿,金风入幕凉。

天连秋水碧,山带晚烟苍。

抚景嗟时序,怀亲忆故乡。

倚阑凝伫久,心逐雁南翔。

(0)

夜过三沥沙眺望

极目长江远,三沙一脉通。

鸟飞青镜外,人泛碧湖中。

帆影摇明月,波光接太空。

风涛扳不起,来往是渔翁。

(0)

和题壁元韵

分明笔仗影依稀,惊阵啼鸦散夕晖。

去国元同千古恨,抱琴应共九泉归。

才高柳絮馀香沈,命薄桃花卸舞衣。

泪眼相逢何日事,一声鼙鼓各魂飞。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