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通城送季言弟还锡山二首·其一》
《次通城送季言弟还锡山二首·其一》全文
宋 / 李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半载相从作远游,物华苒苒又新秋。

江南山水共清赏,湖外风烟成独留。

家远为传安稳信,时艰增重别离忧。

渚宫此去无他地,怅望自登黄鹤楼。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纲所作的《次通城送季言弟还锡山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弟弟分别的情景,以及对弟弟归途的牵挂和对未来的忧虑。

首句“半载相从作远游”,点明了兄弟二人一同出游的时间之长,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与相伴的温馨。接着,“物华苒苒又新秋”一句,以自然界的更迭象征时光的流逝,表达了对时间飞逝的感慨。

“江南山水共清赏,湖外风烟成独留。”这两句通过对比江南的美景与湖外的孤寂,展现了兄弟二人旅途中的不同心境。江南的山水之美与兄弟共赏,而湖外的风烟则成了弟弟独自留下的背景,凸显了离别的哀愁。

“家远为传安稳信,时艰增重别离忧。”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弟弟安全的担忧和对离别之苦的深切感受。在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传递平安的消息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也加重了兄弟间的离愁别绪。

最后,“渚宫此去无他地,怅望自登黄鹤楼。”诗人预想弟弟离开后将前往的地方,心中充满了不舍与期待。他独自登上黄鹤楼,眺望着远方,心中满是对弟弟的思念和对未来的忧虑。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兄弟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厚的手足之情和对未来的忧虑,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亲情、友情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李纲

李纲
朝代:宋   字:伯纪   号:梁溪先生   生辰:1083年-1140年2月5日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
猜你喜欢

次韵王待制游东坡留题十一绝·其七

前代乐天今复见,后身元亮更何疑。

百年人物有谁在,千古声名无尽时。

(0)

次韵王待制游东坡留题十一绝·其十一

腐儒诗胆大于身,所恨陈言老未新。

何日小舟江上去,一杯聊酹笔端神。

(0)

和鲍守次韵林德祖十四首·其一

南宫三日仕非轻,湖海归来一草亭。

誉袭芝兰方冉冉,节高松柏独青青。

仁风已播袁宏扇,素尚行须毛玠屏。

岂待期年归报政,人占此地有台星。

(0)

次韵杜无逸西园独坐九绝句·其七

身游阛阓间,心在孤云杪。

譬如登太山,颇觉天下小。

(0)

五峰岩

山中亦何有,烟云扶层梯。

叠石抚空罅,洞水涵清漪。

(0)

拟和元夕御制

万户千门绣作团,未央宫阙耸巑岏。

灯花无数排金粟,月魄当空倚扇纨。

香绕御炉烟羃羃,玉瑶仙佩响珊珊。

游人共说归来晚,一枕钧天好梦残。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