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自龁草,双童且相嬉。
是谓得牧道,何须频扰之。
放牛自龁草,双童且相嬉。
是谓得牧道,何须频扰之。
这首诗描绘了牧童放牛的悠闲场景,充满了田园诗意。诗人通过“放牛自龁草,双童且相嬉”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牧童与牛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孩子们在草地上自由嬉戏的欢乐情景。接着,“是谓得牧道,何须频扰之”则表达了对牧童自然放牧方式的赞赏,认为这种方式顺应了自然规律,无需过多干涉,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清新脱俗,不仅展现了古代牧童生活的质朴与快乐,也传达了对自然生活方式的向往和尊重。
春寒寂寂花事迟,驿楼弱柳青垂丝。
玉瓶酒尽客不醉,东风惆怅令人思。
问君此行去何极,共说毛君司谏职。
直词戆谏昔回天,天子时时借颜色。
吴君仗节中州行,骅骝骨格众目惊。
归来起居北堂下,汉槎又促趋严程。
蒋君年少拾高第,要路勋名行远致。
终孝三秋宰木长,细草新蒲乱愁思。
可怜去后凡马空,到时花发燕山红。
各言相离会何日,长笑百年成转蓬。
愧予衡茅守儒素,贫病无书问亲故。
心随河水转北流,回首斜阳渺烟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