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罗君·其二》
《送罗君·其二》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雁来君又去,去拂歙山过。

莫惜羽毛便,而辞笺素多。

故人尽饥渴,秋望在岩阿。

早慰长相忆,开书一啸歌。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送罗君(其二)》。诗中以雁为喻,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离别时的不舍之情。

首句“雁来君又去”,以雁南飞的形象引入,点明了友人即将离别的事实,雁的迁徙象征着季节的更替,也暗含着人生的流转与离合。接着,“去拂歙山过”描绘了友人离去的场景,通过“拂”字的使用,赋予了画面动态感,仿佛友人正轻拂过山峦,渐行渐远。

“莫惜羽毛便,而辞笺素多。”这两句进一步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之情。诗人劝慰友人,不要因为离别而过于忧伤,不要因为书信的繁多而感到厌烦。这里的“羽毛”借指雁的羽毛,隐喻友人的离去;“笺素多”则暗示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频繁的通信往来。

“故人尽饥渴,秋望在岩阿。”这两句转而从诗人自身角度出发,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想象着友人在远方可能经历的艰难困苦,以及自己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同时,“秋望在岩阿”描绘了一幅秋天山间远眺的画面,既渲染了离别的凄凉氛围,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挂念。

最后,“早慰长相忆,开书一啸歌。”诗人希望友人能够早日得到安慰,通过阅读书信来缓解离别的痛苦,并且在读到书信时能发出一声长啸,表达内心的感慨。这两句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雁的迁徙这一自然现象,巧妙地表达了离别之痛和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杂言

弗善马射者,弓力欲其弱。

善于马射者,弓劲乃气作。

臂痛步射艰,马射犹自若。

可与知者言,不知如蜡嚼。

木兰九月回,数月久閒却。

春风小试蒐,豪情殊踊跃。

狡兔连中双,是盖夙所学。

以今屈支观,一亦艰射著。

隔宿手已䏺,臂疚增于昨。

习逸所致然,言之面先怍。

昭烈髀肉生,其叹有雄略。

枚叔讥肥脓,命曰腐肠药。

杂言鲜错综,藉用自斟酌。

(0)

再题惠山园八景·其四澹碧斋

春水初生潋碧漪,澹然涤虑偶凭之。

设方明镜原宜照,万物形形色色时。

(0)

含新亭

天地无言有化工,贞元叠运不终穷。

虚亭何似似方寸,妙理生机蕴个中。

(0)

王蒙林泉清趣

倚巘长松绕屋筠,溪边策杖鹤为宾。

何须世上留名氏,不是南朝充隐人。

(0)

题陈汝言山水卷

溪阁低临碧水,寺楼半隐青峰。

师承本得北苑,津逮何妨九龙。

霭霭瑶林云起,垂垂钟乳泉淙。

大似若冰洞畔,惠山雨里曾逢。

(0)

碧云寺

两墙讵云隔,一岭实相连。

逐赏造净域,梵唱霏青莲。

池水澄八解,天云霭四禅。

鹤声出鹿苑,玉芝育金田。

顾步抚长松,小别忽经年。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