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来君又去,去拂歙山过。
莫惜羽毛便,而辞笺素多。
故人尽饥渴,秋望在岩阿。
早慰长相忆,开书一啸歌。
雁来君又去,去拂歙山过。
莫惜羽毛便,而辞笺素多。
故人尽饥渴,秋望在岩阿。
早慰长相忆,开书一啸歌。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送罗君(其二)》。诗中以雁为喻,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离别时的不舍之情。
首句“雁来君又去”,以雁南飞的形象引入,点明了友人即将离别的事实,雁的迁徙象征着季节的更替,也暗含着人生的流转与离合。接着,“去拂歙山过”描绘了友人离去的场景,通过“拂”字的使用,赋予了画面动态感,仿佛友人正轻拂过山峦,渐行渐远。
“莫惜羽毛便,而辞笺素多。”这两句进一步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之情。诗人劝慰友人,不要因为离别而过于忧伤,不要因为书信的繁多而感到厌烦。这里的“羽毛”借指雁的羽毛,隐喻友人的离去;“笺素多”则暗示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频繁的通信往来。
“故人尽饥渴,秋望在岩阿。”这两句转而从诗人自身角度出发,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想象着友人在远方可能经历的艰难困苦,以及自己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同时,“秋望在岩阿”描绘了一幅秋天山间远眺的画面,既渲染了离别的凄凉氛围,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挂念。
最后,“早慰长相忆,开书一啸歌。”诗人希望友人能够早日得到安慰,通过阅读书信来缓解离别的痛苦,并且在读到书信时能发出一声长啸,表达内心的感慨。这两句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雁的迁徙这一自然现象,巧妙地表达了离别之痛和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弗善马射者,弓力欲其弱。
善于马射者,弓劲乃气作。
臂痛步射艰,马射犹自若。
可与知者言,不知如蜡嚼。
木兰九月回,数月久閒却。
春风小试蒐,豪情殊踊跃。
狡兔连中双,是盖夙所学。
以今屈支观,一亦艰射著。
隔宿手已䏺,臂疚增于昨。
习逸所致然,言之面先怍。
昭烈髀肉生,其叹有雄略。
枚叔讥肥脓,命曰腐肠药。
杂言鲜错综,藉用自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