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吹白云,触处自何谷。
初犹半洞门,欻出遍岩腹。
零落依水湄,片段挂枯木。
馀影透微白,灭迹混空绿。
烟萝自蘙密,岛溆徒萦曲。
安知苍梧野,下覆猿鸟哭。
谁能久徘徊,返顾视黄鹄。
秋风吹白云,触处自何谷。
初犹半洞门,欻出遍岩腹。
零落依水湄,片段挂枯木。
馀影透微白,灭迹混空绿。
烟萝自蘙密,岛溆徒萦曲。
安知苍梧野,下覆猿鸟哭。
谁能久徘徊,返顾视黄鹄。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山水景象,充满了动人心魄的意境和情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深切情感以及内心世界的独特体验。
开篇“秋风吹白云,触处自何谷”两句,以轻柔的笔触勾勒出秋季的风光。秋风轻拂,白云随之飘动,每一阵风都似乎能引领诗人探索到未知的山谷深处。
接着“初犹半洞门,欻出遍岩腹”描绘了山势的雄伟,山石的凹凸不平呈现出一种自然的力量感。这里的“欻”字生动地表现了水流从岩石间穿梭的景象。
“零落依水湄,片段挂枯木”中的“零落”二字捕捉到了落叶随风飘散的意境,而“依水湄”则是指落叶漂浮在水边,“片段挂枯木”更进一步刻画出自然界中生与死的交织,枯木上挂着残留的叶片,显得格外哀艳。
“馀影透微白,灭迹混空绿”两句则是对光线和色彩的精妙捕捉。在这里,“馀影”指的是树木投射在水面上的倒影,而“微白”则可能是指天空中薄云的颜色。诗人通过“灭迹”二字,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烟萝自蘙密,岛溆徒萦曲”这两句诗,通过对水汽和山谷景观的描绘,再次强调了自然界的神秘与美丽。这里的“烟萝”指的是山间弥漫的雾气,而“岛溆”则是指湖中的小岛。
最后,“安知苍梧野,下覆猿鸟哭”和“谁能久徘徊,返顾视黄鹄”两句,则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情感的深度和复杂性。诗人似乎在追问,在这样一个广阔而又充满生灵的声音的世界里,怎能长时间地徘徊不前?这里的“苍梧野”、“猿鸟哭”以及“黄鹄”都增加了景象的深远感和动人心弦。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情感的细腻,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山水田园诗。
缘萝陟层巘,旷望浮云驰。
飘风西北来,飒飒吹裳衣。
气候倏迁变,中怀郁歔欷。
路逢一道士,高结冠巍巍。
恐是广成子,再拜欲问之。
长歌入深林,弃我忽若遗。
哀湍泻石磴,日落松风悲。
灵踪邈难及,千载生遐思。
天朝一四海,荒徼犹近邻。
维同去万里,监邑余有臣。
猗欤高昌公,三年此为春。
弦歌响千室,井里安四民。
一邑之风化,岂不关厥身。
讲学必四代,游心在成均。
遇士或俊秀,揖让同荐绅。
时闻有折狱,语及六经醇。
往者食险徒,舟车断通津。
自公一为政,幡然变顽嚚。
即此见治效,豚鱼孚有仁。
报政及兹日,星言驾駪駪。
卧辙似无路,颂声起连旬。
曰公寔王佐,民社暂以亲。
故家重华阀,清选皆天伦。
行应昭代须,大惠周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