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萝陟层巘,旷望浮云驰。
飘风西北来,飒飒吹裳衣。
气候倏迁变,中怀郁歔欷。
路逢一道士,高结冠巍巍。
恐是广成子,再拜欲问之。
长歌入深林,弃我忽若遗。
哀湍泻石磴,日落松风悲。
灵踪邈难及,千载生遐思。
缘萝陟层巘,旷望浮云驰。
飘风西北来,飒飒吹裳衣。
气候倏迁变,中怀郁歔欷。
路逢一道士,高结冠巍巍。
恐是广成子,再拜欲问之。
长歌入深林,弃我忽若遗。
哀湍泻石磴,日落松风悲。
灵踪邈难及,千载生遐思。
这首元代诗人乃贤的《登崆峒山》描绘了作者攀登山巅,视野开阔,感受到自然界的瞬息万变。"缘萝陟层巘"展现了他沿着藤蔓攀登陡峭山峰的情景,"旷望浮云驰"则写出他极目远眺,白云飘荡的壮丽景象。接下来,"飘风西北来,飒飒吹裳衣"描绘了凉风从西北刮过,带来清冷的感觉。
诗人心情随着气候的转变而起伏,"中怀郁歔欷"表达了内心的复杂情绪。在山中偶遇一位身着高冠的道士,诗人误以为是传说中的广成子,想要向他请教,但对方却"长歌入深林,弃我忽若遗",消失不见,留下诗人独自面对哀婉的流水和傍晚松间的悲风。
最后两句"灵踪邈难及,千载生遐思"表达了对仙人踪迹的追寻无果,以及由此引发的千年遐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展现出诗人对道教文化的向往与神秘感。
二八谁家女,颜色娇如花。
蛾眉扫春山,远适良人家。
女萝附长松,永结中心好。
曾闻父母言,夫妻愿偕老。
平明下君床,忽闻理行装。
欲问郎何之,未语心先伤。
不恨郎情薄,只恨贱妾身。
妾身非男子,苦乐由他人。
在家学养蚕,织成一匹帛。
为郎制春衫,不知宽与窄。
郎貌认未真,郎心那可测。
去去莫念侬,功名须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