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座且无语,听我说昙花。
芭蕉栀子肥大,盆盎簇横斜。
移自祗陀林里,安在亚阑干侧,剡剡起光华。
如熟五斗米,似驾七香车。更月琯,送风信,促流霞。
依旧青苞玉蕊,觉性逗灵芽。
闻道仙人七七,又有石家醋醋,狡狯弄丹砂。
宝相乍圆满,羯鼓不须挝。
四座且无语,听我说昙花。
芭蕉栀子肥大,盆盎簇横斜。
移自祗陀林里,安在亚阑干侧,剡剡起光华。
如熟五斗米,似驾七香车。更月琯,送风信,促流霞。
依旧青苞玉蕊,觉性逗灵芽。
闻道仙人七七,又有石家醋醋,狡狯弄丹砂。
宝相乍圆满,羯鼓不须挝。
这首《水调歌头·昙花第二词》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诗人奭良所作,以昙花为主题,展现了作者对昙花的独特感受和想象。诗中通过描绘昙花盛开的场景,运用比喻和联想,将昙花的美与神秘氛围相结合。
"四座且无语,听我说昙花",开篇即营造出静谧的气氛,引出对昙花的赞叹。接着写昙花的形态,“芭蕉栀子肥大,盆盎簇横斜”,形象地刻画了昙花的丰满和姿态各异。
"移自祗陀林里,安在亚阑干侧",昙花似乎来自佛寺,被精心安置在栏杆旁,增添了禅意。"剡剡起光华",形容昙花绽放时的耀眼光芒,犹如熟透的五斗米和七香车,富有诗意。
"更月琯,送风信,促流霞",进一步渲染昙花盛开的时刻,仿佛月亮、风和晚霞都为之助兴。昙花的开放,如同仙人的七七之约,又似石氏秘制的醋醋丹砂,充满了神秘色彩。
"依旧青苞玉蕊,觉性逗灵芽",描述昙花未开时的娇嫩,暗示其内在的生命力。"闻道仙人七七,又有石家醋醋,狡狯弄丹砂",再次强调昙花的仙气和独特魅力。
最后两句"宝相乍圆满,羯鼓不须挝",以宝相比喻昙花的完美姿态,表达出无需外在敲击(羯鼓)就能自然吸引人的力量,寓意昙花的内在价值。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昙花的描绘,寄寓了诗人对生命短暂而美好的感慨以及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