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墙讵云隔,一岭实相连。
逐赏造净域,梵唱霏青莲。
池水澄八解,天云霭四禅。
鹤声出鹿苑,玉芝育金田。
顾步抚长松,小别忽经年。
两墙讵云隔,一岭实相连。
逐赏造净域,梵唱霏青莲。
池水澄八解,天云霭四禅。
鹤声出鹿苑,玉芝育金田。
顾步抚长松,小别忽经年。
这首诗描绘了碧云寺的静谧与庄严,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周围自然环境的和谐与美丽。首句“两墙讵云隔,一岭实相连”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暗示了虽有物理上的界限,但心灵的相通使得两者紧密相连,为全诗奠定了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基调。
“逐赏造净域,梵唱霏青莲”两句,通过“逐赏”和“梵唱”描绘了信徒在清净之地的修行场景,青莲的意象不仅象征着纯洁与神圣,也寓意着修行者内心的纯净与升华。这种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体现了佛教文化中对内心净化与超越的重视。
“池水澄八解,天云霭四禅”则进一步描绘了寺庙周边的自然景观,清澈的池水映照出八解(佛教术语,指佛教教义的八个方面)的真理,而天空中的云霭则象征着四禅(佛教修行的四个阶段)的宁静与深邃。这两句将自然景观与佛教教义巧妙结合,展现了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之间的和谐统一。
“鹤声出鹿苑,玉芝育金田”通过鹤鸣鹿苑的生动描绘,以及玉芝(传说中的仙草)在金田中生长的景象,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充满神秘色彩的氛围。鹤与鹿是传统中国文化中象征吉祥与长寿的动物,玉芝则代表了长生不老与超凡入圣的追求,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个理想化的仙境图景。
最后,“顾步抚长松,小别忽经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时间的感慨。诗人漫步于长松之下,回顾过去的一年,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引发了对生命意义的深思。这一句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碧云寺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佛教文化中追求精神净化、超越世俗的意境,同时也融入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时间流转的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兰为美人魂,石为君子心。
君子多哭石,哭石不成音。
哭石不哭花,哭花非岖嵚。
天地一朝毁,古衣穴破衾。
奇人抱冰死,剑去龙亦沉。
古木老声悲,地蝹索森森。
石气不可平,石魂不可侵。
感此成哀哭,哭死鬼开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