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哭石交十首·其一》
《哭石交十首·其一》全文
明 / 谢元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兰为美人魂,石为君子心。

君子多哭石,哭石不成音。

哭石不哭花,哭花非岖嵚。

天地一朝毁,古衣穴破衾。

奇人抱冰死,剑去龙亦沉。

古木老声悲,地蝹索森森。

石气不可平,石魂不可侵。

感此成哀哭,哭死鬼开襟。

(0)
鉴赏

这首诗以“兰”与“石”为象征,描绘了君子与美人的关系,以及他们之间的深情厚谊。诗中将“兰”比喻为“美人之魂”,“石”则象征着“君子之心”。通过“君子多哭石”的描述,展现了君子对石的深厚情感,即使哭泣也无法发出声音,形象地表达了情感的深沉与无法言表。

接着,“哭石不哭花,哭花非岖嵚”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君子的情感专一,他只对石而非其他事物哭泣,表现出对石的独钟情深。而“天地一朝毁,古衣穴破衾”则暗示了世事无常,美好事物终将消逝,如同衣物被撕破的被子,象征着美好时光的短暂和易逝。

“奇人抱冰死,剑去龙亦沉”这两句,通过“奇人”这一形象,表达了对忠诚与牺牲精神的赞美。奇人怀抱冰块直至死亡,剑离开后龙也沉入海底,寓意着忠诚者的牺牲与奉献,即使在死后仍能留下深远的影响。

“古木老声悲,地蝹索森森”描绘了自然界的哀伤,古木因岁月而老去,发出悲鸣,地下的虫子也显得格外凄凉。这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意境,也暗喻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

最后,“石气不可平,石魂不可侵”强调了石的坚韧与不屈,即使受到外界的冲击,其内在的精神与气质也不会改变。“感此成哀哭,哭死鬼开襟”则是诗人对这种深厚情感的共鸣,即使面对死亡,也能感受到那份超越生死的深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兰”与“石”的意象,以及对君子与美人之间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厚的人性光辉和对美好情感的珍视。

作者介绍

谢元汴
朝代:明

谢元汴(一六○五—?),字梁也,号霜崖。澄海人。口讷,寡言笑。性颖异,读书过目成诵,博通六经子史。南明隆武元年(一六四五),赴福州投唐王,授兵科给事中。以直忤郑芝龙,革职归里。南明永历二年(一六四八),至肇庆谒桂王,复授兵科给事中。次年,奉命募兵平远。桂王西奔不返,遂奉母隐居丰顺大田泥塘。乱定,还居潮州郡城。母卒,披缁入台湾,不知所终。有《烬言》、《放言》、《霜崖集》、《霜山草堂诗集》、《和陶》、《霜吟》诸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传。
猜你喜欢

次韵郑德与归舟中感怀

两牛鸣地隔寒流,病起相望客鬓秋。

闻道唤船归别浦,坐怀联策倚沧洲。

骚人空复惊摇落,胡贾何须叹滞留。

会拥蒙冲入河渭,看君黄色上眉头。

(0)

东阳社日泛舟观竞渡

谁唤思家客,来为荡桨嬉。

鬓华羞照水,雨意解催诗。

叠鼓飞文鹢,香鬟出短篱。

醉归真梦觉,犹忆湔裙时。

(0)

记草木杂诗七首·其七菖蒲

东山在眉宇,未到心郁纡。

流泉撞哀玉,清洌生菖蒲。

闻有婵娟子,弃家来结庐。

窈窕云雾窗,参差冰玉肤。

绝粒屏香节,仙姿清且腴。

迩来隐身去,冷落愁臞儒。

灵方无由乞,石斗移根须。

相看意已消,何必见子都。

(0)

甲辰七月二日宿永和寺用旧诗韵

湛湛天宇清,宛宛穹脊白。

投深得僧窗,千嶂倚苍壁。

开卷与晤言,炷香伴岑寂。

了无魔娆梦,皎皎知道力。

鸣珂绿槐影,想见下朝客。

笑我守吴门,心形等相役。

(0)

德秀和韵见酬因复之

高才卓荦冠儒门,知是延陵几世孙。

白雪歌诗凌鲍谢,青钱事业压机云。

雄图未遂羞投笔,赋分甘贫耻卖文。

已结忘形韩孟友,醉吟常愿共开樽。

(0)

僧上蜀绢毛段不受以偈谢之

关西毛段蜀川绢,万里持来恐亦艰。

谢汝殷勤复归汝,老僧布衲得遮寒。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