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赋谢陈存翁》
《赋谢陈存翁》全文
明 / 谢元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斮足奚堪五石支,经明古静亦常师。

刲羊见血玉能泣,腐马吟蚕山不移。

但可编年书午仵,谁从问字志碑悲。

秦坑焚日同天醉,洗耳清流习郁池。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谢元汴所作,名为《赋谢陈存翁》。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对陈存翁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

首联“斮足奚堪五石支,经明古静亦常师”以“斮足”(砍断脚)为喻,表达了对陈存翁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陈存翁在学术道路上的艰辛与执着。接着,“经明古静亦常师”则进一步强调了陈存翁在学术上的深厚造诣和宁静致远的品格,他不仅是后学的导师,更是值得世人学习的典范。

颔联“刲羊见血玉能泣,腐马吟蚕山不移”运用了两个生动的比喻,前一句“刲羊见血玉能泣”描绘了陈存翁在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深情,仿佛连坚硬如玉的心灵都能被触动而哭泣;后一句“腐马吟蚕山不移”则通过对比,展现了陈存翁坚守信念、不为外界环境所动摇的决心,即使面对腐朽之物也能保持内心的纯净,如同山岳般稳固。

颈联“但可编年书午仵,谁从问字志碑悲”表达了对陈存翁学术成就的肯定和对其身后名声的期待。这里“编年书午仵”意味着陈存翁的学术贡献将被历史铭记,而“谁从问字志碑悲”则暗示了陈存翁的影响力和对后世学者的启迪作用。

尾联“秦坑焚日同天醉,洗耳清流习郁池”运用了历史典故,将陈存翁与古代贤士相提并论,表达了对陈存翁高尚人格和深远影响的高度评价。其中,“秦坑焚日”指的是历史上对知识和文化的摧残,“同天醉”则表达了诗人对陈存翁能够超越时代的束缚,如同天人一般自由洒脱的赞美。“洗耳清流”和“习郁池”则是对陈存翁追求内心清净、远离尘嚣的生活态度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陈存翁形象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陈存翁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对知识、道德和人格力量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谢元汴
朝代:明

谢元汴(一六○五—?),字梁也,号霜崖。澄海人。口讷,寡言笑。性颖异,读书过目成诵,博通六经子史。南明隆武元年(一六四五),赴福州投唐王,授兵科给事中。以直忤郑芝龙,革职归里。南明永历二年(一六四八),至肇庆谒桂王,复授兵科给事中。次年,奉命募兵平远。桂王西奔不返,遂奉母隐居丰顺大田泥塘。乱定,还居潮州郡城。母卒,披缁入台湾,不知所终。有《烬言》、《放言》、《霜崖集》、《霜山草堂诗集》、《和陶》、《霜吟》诸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传。
猜你喜欢

喜雪二首·其二

杂雨零初急,因风洒更狂。

英华倾月窟,光气泻天潢。

宛转花飞密,纡馀舞态长。

化材随大小,成器任圆方。

秀已滋山国,清尤助水乡。

色严齐上下,明盛析毫芒。

润屋情夸诞,埋轮兴激昂。

收功归泽物,全德在包荒。

预喜仓箱富,潜知海岳康。

萧晨迎贺客,歌吹趣传觞。

(0)

南乡子·其三

黄菊满东篱。与客携壶上翠微。

已是有花兼有酒,良期。不用登临恨落晖。

满酌不须辞。莫待无花空折枝。

寂寞酒醒人散后,堪悲。节去蜂愁蝶不知。

(0)

送酒与周法曹用前韵

遥知谢法曹,诗句多夏景。

闻道学书勤,墨池方一顷。

大字苦未遒,小字逼智永。

我有何郎樽,清江酝玉饼。

还书及斗数,与君酌楠瘿。

(0)

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0)

青梅

梅叶未藏禽,梅子青可摘。

江南小家女,手弄门前剧。

齿软莫胜酸,弃之曾不惜。

宁顾马上郎,春风满行陌。

(0)

野水孤舟

前村雨过溪流乱,行路迷漫都间断。

孤洲尽日少人来,小舟系在垂杨岸。

主人空有济川心,坐见门前水日深。

袖手归来茅屋下,任他鸥鸟自浮沈。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