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周祀圜丘歌十二首·其二皇夏》
《周祀圜丘歌十二首·其二皇夏》全文
南北朝 / 庾信   形式: 四言诗

旌回外壝,跸静郊门。千乘按辔,万骑云屯。

藉茅无咎,扫地唯尊。揖让展礼,衡璜节步。

星汉就列,风云相顾。取法于天,降其永祚。

(0)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盛大仪式场景的古诗,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鲜明的对比,将读者带入一个宏伟壮观的画面中。

首先,“旌回外壗,跸静郊门”两句描绘了一幅军队集结、准备行动的图景。“旌”指的是古代用羽毛装饰的旗帜,而“跸”则是皇帝出行时清道的声音。这里通过对比衬托,表现了场面上的庄严与静谧。

接着,“千乘按辔,万骑云屯”两句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宏大感觉。“千乘”和“万骑”形容的是大量的车马和士兵,而“按辔”则是驾驭之意,显示出军队严整的排列。这里的数字虽不必然真实,却极力渲染出了壮观与强盛的景象。

第三句“藉茅无咎,扫地唯尊”则转向了祭祀或仪式上的细节。“藉茅”是指用草席铺地,表示对神灵的敬意,而“扫地唯尊”则说明只有重要的位置才会被精心清扫,这些都是为了迎接贵宾或神灵的准备。

在“揖让展礼,衡璜节步”中,“揖让”指的是古代的礼节,即双手握拳相对,表示敬礼;而“衡璜节步”则形容着仪式上的秩序和庄重,每一个动作都有其特定的规矩。

最后,“星汉就列,风云相顾。取法于天,降其永祚。”几句,则是诗人对这场面背后所蕴含的哲理与象征意义的阐述。“星汉”指的是夜空中的星河,而“风云相顾”则是一种宇宙秩序的比喻。通过这些自然元素,诗人表达了对天道的敬畏和顺应,同时也强调了仪式背后所承载的永恒福祉。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对象征意义的深刻挖掘,展现了一场宏伟而庄严的礼仪,并透露出一种超越世俗、与天地相通的崇高理想。

作者介绍
庾信

庾信
朝代:南北朝   籍贯:北周时期   生辰:513—581

庾(yǔ)信(513年—581年),字子山,小字兰成。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南北朝时期文学家、诗人。其家“七世举秀才”、“五代有文集”,他的父亲庾肩吾为南梁中书令,亦是著名文学家。庾信“幼而俊迈,聪敏绝伦”,自幼随父出入于萧纲的宫廷,后来又与徐陵一起任萧纲的东宫学士,成为宫体文学的代表作家,其文学风格被称为“徐庾体”。累官右卫将军,封武康县侯。侯景之乱时,庾信逃往江陵。
猜你喜欢

三高祠三首·其二张翰

洛阳忽忆鲙鲈肥,便趁秋风问钓矶。

犹恨季鹰辞未早,不邀二陆共船归。

(0)

山中送悟澹隐君还蜀山

春山有佳趣,累日同游寓。

我为采薪留,君先拂衣去。

竹翠落闲阶,莺声出高树。

空馆愁独归,依然携手处。

(0)

夕景

水树和烟生,人家傍沙语。

孤帆何处来,惊凫去如雨。

(0)

长安杂诗十首·其七

群经载圣道,昭揭如日星。

秦火一何烈,烧燔灭其形。

汉儒事掇拾,区区补残零。

虽然有遗阙,其功亦已宏。

唐世尚文学,君臣益留情。

琬琰刻文字,后先十三经。

谓兹金石坚,不与竹帛并。

自从东都后,此刻最为精。

罗列黉舍内,奎壁映晶莹。

我言金与石,有时亦销崩。

有形必有弊,斯理讵难徵。

安知圣人道,所托非所凭。

天地其终始,猗欤罔能名。

(0)

越歌八首·其一

劝郎莫食鉴湖鱼,劝郎莫弃别时衣。

湖中鲤鱼好寄信,别时衣有万条丝。

(0)

和刘伯温秋怀韵四首·其四

我家潜溪曲,正面溪上山。

揉桂作阖庐,文杏为重关。

新栽二尺松,毳毳杂黄管。

白鹤寄书来,问我何当还。

移之万仞冈,瘦骨撑孱颜。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