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听晓角》
《听晓角》全文
唐 / 李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边霜昨夜堕关榆,吹角当城汉月孤。

无限塞鸿飞不度,秋风卷入小单于。

(0)
注释
边霜:边关的寒霜。
堕:落下。
关榆:边关的榆树。
吹角:吹响号角。
当城:在城头。
汉月:指汉族地区的月亮。
孤:孤独。
无限:无尽的。
塞鸿:塞外的大雁。
飞不度:飞不过。
秋风:秋季的风。
卷入:被卷入。
小单于:这里可能象征边关或敌方将领。
翻译
昨夜边关榆树上落下了寒霜,城头响起号角映照着孤独的汉月。
无尽的塞外大雁飞不过这关隘,秋风吹过,卷起一片愁绪,仿佛带走了小单于的思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的孤独与寂寞氛围,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征战将士的思念之情。

“边霜昨夜堕关榆”一句,以霜雪覆盖的边关榆树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萧瑟荒凉的氛围。霜雪通常象征着寒冷与孤寂,而边关则是军事要塞,常年戍守的士兵们在这里承受着严寒和孤独。

“吹角当城汉月孤”中,“吹角”指的是边塞上吹响的号角声,它不仅是军中用以传递命令或表示时间的工具,也常常被用来表达将士们的思乡之情。诗人借此表达了边塞将士在明月下孤独守望的情怀。

“无限塞鸿飞不度”一句,通过描写塞鸿(即北方的雁)无法越过边关的高大山脉,形象地表达了内心对于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深。这里的“无限”,既可理解为广阔无垠,也暗示着情感上的深沉与无尽。

最后,“秋风卷入小单于”则是对秋风在边塞小营(即小单于)中卷起尘土的描写,通过这种景象,诗人传达了秋天特有的萧瑟感和边塞生活的艰苦。这里的小单于,是指军营中的小型宿营地,也强化了边塞生活的孤独与简陋。

总体而言,这首诗运用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边塞风景画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将士的深切同情,以及对他们艰苦生活状态的关注。

作者介绍
李益

李益
朝代:唐   字:君虞   生辰:约750—约830

李益(约750—约830),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猜你喜欢

自灵泉晚过崇因寺口占

前峰竦而嵬,后峰屹且峨。

冷月射溪水,紧风平野火。

同游独无语,此意谁知我。

虎避无情人,出门不须锁。

(0)

河间

南北车书久混同,河间今有楚人风。

独惭太守非何武,已见州闾出两龚。

(0)

和酬道先高秋见寄之句

眼看金菊木芙蓉,想见严城此景同。

儒术凋零归故纸,岁华催趁入衰翁。

千秋治乱三钟酒,万里关河一亩宫。

南鹞北鹰方得志,更谁迂阔问哀鸿。

(0)

题河源诸兄壁

不见诸兄十载稀,重来问事只伤悲。

一家未有中兴地,两地皆成永感时。

道在莫亏清白业,力微空赋鹡鸰诗。

吾门旧庆天如报,会向层霄得桂枝。

(0)

麻姑山诗.过忘归桥

朱栏跨略彴,孤绝东山口。

不见客忘归,华标字如斗。

轩轩六龙辔,不醉云间酒。

何以赠游人,松声杂鸣溜。

(0)

龙泓洞

兹山何巍巍,欲上扪萝茑。

怪石虎踞蹲,老蘖虬夭矫。

中有古洞天,劖然若天造。

爰从开辟来,日月自昏晓。

神龙此蛰蟠,雷玉吐淼淼。

每逢岁旱乾,山老必见祷。

顾盼层云生,撖舞百川倒。

何时谢鱼虾,昂雷腾浩渺。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