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求甚解,汲汲何时已。
纷然四海间,臭味少相似。
人谁识致知,人谁务穷理。
不专尚空言,但祇事苛礼。
曾莫如老庄,犹解究生死。
斯文今沦亡,吁嗟乎馀子。
读书求甚解,汲汲何时已。
纷然四海间,臭味少相似。
人谁识致知,人谁务穷理。
不专尚空言,但祇事苛礼。
曾莫如老庄,犹解究生死。
斯文今沦亡,吁嗟乎馀子。
这首诗《秋怀(其六)》由宋代诗人韩淲所作,通过深邃的思考与对人性的洞察,表达了对学问追求、道德修养以及人生哲学的深刻见解。
首句“读书求甚解,汲汲何时已”点明了诗人对于知识探索的执着与不懈追求,体现出一种强烈的求知欲和紧迫感。接着,“纷然四海间,臭味少相似”描绘了知识世界广阔而复杂,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事物的理解和感受大相径庭,强调了理解和共鸣的稀缺性。
“人谁识致知,人谁务穷理”则进一步揭示了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人们往往迷失于表面的言语和形式,而忽视了深入理解与内在的体悟。诗人对此表示了深深的忧虑,认为人们过于注重形式上的空谈,而忽略了对本质的探究。
“不专尚空言,但祇事苛礼”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批判,指出人们在追求学问时,往往过于拘泥于形式和规则,而忽视了实际效果和内在价值。这种现象在诗人看来是值得反思的。
最后,“曾莫如老庄,犹解究生死”引用了道家学派的老子和庄子的思想,表达了对这些古代哲人智慧的敬仰。老庄学说关注生命的意义和宇宙的本质,对生死问题有着独到的见解,这与诗人所倡导的深入理解与内在体悟的理念相契合。
“斯文今沦亡,吁嗟乎馀子”则表达了对当前文化精神衰落的感慨,以及对后世学者的期望。诗人希望未来的学者能够继承并发扬古代文化的精髓,深入探讨生命的真谛,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形式上。
综上所述,《秋怀(其六)》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学问、道德和个人修养的深刻思考,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与对理想境界的向往。这首诗以深邃的哲思和丰富的内涵,为读者提供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智慧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