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林梅村解元》
《送林梅村解元》全文
明 / 成鹫   形式: 古风

立身须作第一人,学佛当观第一义。

丈夫圣谛且不为,选官选佛应无异。

林君名字天下闻,贤书首荐称人瑞。

文章于尔但秕糠,传入长安曾纸贵。

岂知妙道中所存,明镜当空无一字。

六年两度上金台,世路无人知国士。

上元甲子三阶平,黄河见底麒麟至。

大人利见会有时,看君出疆还载质。

轻车熟道早登程,万里风云若平地。

去时岭上花正开,到日皇州花下醉。

春风得意远相闻,山中笑杀无名氏。

老僧老矣不出门,吟诗送客无佳思。

岐路因君赠一言,却恐贵人多忘记。

休忘记,便作南宫第一人,更有人间第一事。

(0)
鉴赏

这首诗《送林梅村解元》是明代诗人成鹫的作品,通过诗中的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

首先,诗的开头“立身须作第一人,学佛当观第一义”,表达了对友人品格和修行的期许,希望他不仅在世俗的道路上追求卓越,更要在精神层面达到至高境界。接着,“丈夫圣谛且不为,选官选佛应无异”一句,以“选官选佛”比喻人生的选择,无论选择仕途还是修行,都应秉持高尚的道德准则。

“林君名字天下闻,贤书首荐称人瑞”赞扬了友人的才华和品德,他的名声广为人知,被推荐的贤书更是受到推崇。接下来,“文章于尔但秕糠,传入长安曾纸贵”两句,虽是对友人文章的谦虚之语,但也暗示了其作品的高价值和影响力。

“岂知妙道中所存,明镜当空无一字”则进一步强调了修行的真谛在于内心的清净与智慧,而非外在的言语或文字。随后,“六年两度上金台,世路无人知国士”描述了友人多次赴京参加科举考试的经历,表达了对其坚韧不拔精神的赞赏。

“上元甲子三阶平,黄河见底麒麟至”运用神话般的场景,预示着友人将有非凡的成就。而“大人利见会有时,看君出疆还载质”则表达了对友人未来成功的期待。最后,“轻车熟道早登程,万里风云若平地”鼓励友人勇敢前行,即使面对遥远的路程和未知的挑战,也应如履平地般自信从容。

整首诗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美好祝愿,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朝代:明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过妇家有感·其二

归宁去日泪痕浓,锁却妆楼第二重。

空剩一行遗墨在,丙寅十月十三封。

(0)

悲遣十三章·其二

青瞳枯涩渐无光,犹自瞢腾觅阿娘。

苦是舌根闲强后,模糊言句费猜详。

(0)

和孝仪看灯词十二首·其四

步向庭梅绕几巡,莫愁家月倍堪珍。

何须更看花灯去,若个灯人似个人。

(0)

昔年同社为秋词,今成往事,离居多感,岁晏不聊,触绪生吟,冰霜满月,凛尖风之透骨,感皎月之映心,多因梦后之思,添出酒边之句,聊作秋声貂续,以为春咏前驱,合曰寒词得一十六首·其十二

簇坐熏篝近玉窗,悄无声影断邻厖。

可知画尽销魂字,金箸炉前倚一双。

(0)

遣愁·其五

眼前璧月照琼枝,剪断牢愁进一卮。

记得风流江左字,破瓜时节酷裁诗。

(0)

和于氏诸子秋词·其八

凉月微星自抱衾,罗鞋点露曲廊深。

丁宁蜡烛休垂泪,为照寻郎一寸心。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