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醪梨枣亦易求,鸡鸣檐溜还交流。
亲宾纵谈天下乐,藜杖谁肯过苏侯。
浊醪梨枣亦易求,鸡鸣檐溜还交流。
亲宾纵谈天下乐,藜杖谁肯过苏侯。
这首诗描绘了在京城苦雨中的生活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日常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浊醪梨枣亦易求”,诗人以“浊醪”(粗劣的酒)和“梨枣”(普通的水果)为喻,表达了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下,也能找到简单的快乐。这反映了诗人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对物质需求的淡泊。
次句“鸡鸣檐溜还交流”,描述了雨声与鸡鸣交织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寂寞的氛围。檐下的雨水滴答不息,仿佛与远处的鸡鸣声相互应和,形成了一种自然和谐的韵律。
接着,“亲宾纵谈天下乐”,诗人提到与亲朋好友相聚畅谈,享受着天下的乐趣。这一句突出了友情的重要性,以及在困境中与人分享快乐的温馨时刻。
最后,“藜杖谁肯过苏侯”,诗人以自问自答的形式,表达了自己愿意像苏侯那样,即使手持藜杖(象征简朴),也愿意去拜访他人,体现了诗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对友谊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对友情的真挚情感,语言质朴而富有深意,展现了宋代文人的风骨和情怀。
满城春色花如雪,极目烟光月似钩。
总是动人乡思处,更堪容易上高楼。
皇明驭历,仁深海县。载择良辰,式陈高宴。
颙颙卿士,昂昂侯甸。车旗煜爚,衣缨葱茜。
乐正展悬,司宫饰殿。三揖称礼,九宾为传。
圆鼎临碑,方壶在面。鹿鸣成曲,嘉鱼入荐。
筐篚相辉,献酬交遍。饮和饱德,恩风长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