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构堂思奉身,吴氏构堂独养亲。
人皆种花图炫眸,吴氏树萱可忘忧。
慈亲鹤发寿且康,昆弟列罗如雁行。
旦暮升堂直滫瀡,娱亲嬉舞斑衣裳。
子能顺亲亲颜悦,和气盈盈蔼堂室。
春风荆树发条枝,夜雨芝兰秀芽茁。
由来孝道通神明,吴氏家世应昌荣。
他年移孝事君主,定使芳名书信史。
人皆构堂思奉身,吴氏构堂独养亲。
人皆种花图炫眸,吴氏树萱可忘忧。
慈亲鹤发寿且康,昆弟列罗如雁行。
旦暮升堂直滫瀡,娱亲嬉舞斑衣裳。
子能顺亲亲颜悦,和气盈盈蔼堂室。
春风荆树发条枝,夜雨芝兰秀芽茁。
由来孝道通神明,吴氏家世应昌荣。
他年移孝事君主,定使芳名书信史。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温馨和谐的家庭生活图景。开篇“人皆构堂思奉身,吴氏构堂独养亲”两句,既点出了常人的做法,也突显了吴氏家族对老人的敬爱之情,他们专门建造厅堂以供养父母。接下来的“人皆种花图炫眸,吴氏树萱可忘忧”则通过对比,表明吴家不仅关注物质生活,更注重精神上的安慰和寄托。
诗中还细腻地描绘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如“慈亲鹤发寿且康,昆弟列罗如雁行”展示了年迈父母的健康与兄弟姐妹间和睦相处的情景。“旦暮升堂直滫瀡,娱亲嬉舞斑衣裳”则生动地展现了家庭成员朝夕陪伴老人的温馨画面。
“子能顺亲亲颜悦,和气盈盈蔼堂室”强调了孝顺的重要性和其带来的家族氛围。随后的“春风荆树发条枝,夜雨芝兰秀芽茁”则以自然景象烘托出生机勃勃、生命力旺盛的意境。
最后,“由来孝道通神明,吴氏家世应昌荣。他年移孝事君主,定使芳名书信史”表达了诗人对吴氏家族传承孝道的赞赏,以及这种美德将被载入史册的预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个充满爱与敬意的家庭氛围,同时也反映出古人对孝道的重视以及这种美德对家族和社会的积极影响。
涛声趋左蠡,岭势接南安。匡庐真福地,境幽闲。
三天子障,虎踞与龙盘。
五老峰千丈,结个茅庐,任人谤是神仙。
记曾听万壑哀蝉。乐似奏钧天。
琪花飘满地,鸟衔残。桃源洞里,秦火到应难。
我与昌黎异,世间屈曲,不如从汝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