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霁孤帆落,江天成薄凉。
残红莲远树,归鸟艳斜阳。
潮长芦根短,云开客路长。
平芜何处尽,应是接钱塘。
晚霁孤帆落,江天成薄凉。
残红莲远树,归鸟艳斜阳。
潮长芦根短,云开客路长。
平芜何处尽,应是接钱塘。
这首诗描绘了傍晚雨后江面的宁静景色和旅人的孤独感受。"晚霁孤帆落",写出了雨后天晴,一只孤舟缓缓停靠,营造出一种寂静而略带凄清的氛围。"江天成薄凉",则进一步渲染了秋夜微凉的意境。
"残红莲远树",诗人通过描绘远处稀疏的红莲和倒映在水中的树木,展现出一幅秋日傍晚的画卷,色彩虽残,却依然富有生机。"归鸟艳斜阳",以归巢的鸟儿与绚丽的夕阳相映,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也寓含着旅人对家的思念。
"潮长芦根短",通过潮水上涨与岸边芦苇的对比,暗示时光流逝,旅人的行程尚未结束。"云开客路长",随着云层散去,远方的道路显得更加漫长,象征着旅途的艰辛和未知。
最后两句"平芜何处尽,应是接钱塘",诗人眺望远方,想象那无尽的平野尽头,应该是繁华的钱塘江畔,表达了对目的地的期待和对家乡的遥想。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晚晴江景,融入了诗人的情感,既有自然之美,又有人文之思,展现了清末近现代诗人夏曾佑独特的审美和情感表达。
平生不喜杀,杀戒宿所钦。
累此多病身,蔬食惭未能。
连日乏庖供,只鸡荐肴蒸。
异梦发宵惊,截支血霪霪。
旁立为咨嗟,或人惠嘉音。
见牛未见羊,盍不推此心。
万生均一爱,岂较人与禽。
君看鸡遭烹,楚痛甚斧砧。
抚枕矍然悟,此岂神所箴。
惊魂欲违干,骇汗屡洒膺。
内惧仍自欣,小差辄相惩。
白璧护微疵,宁非忧之深。
长平四十万,一扫轻蚁蝇。
暴殄置不问,天邪匪聋喑。
稔恶侈后罚,幽诛毒炮燖。
冥冥思昔愆,栗栗厉素襟。
赎鱼有前章,并以警侈淫。
人生一饮啄,大似有夙缘。
蔡蒙穷坤陬,宦游自吾先。
哦松千尺下,剖竹羌水边。
泮宫撷芹藻,我归才一年。
子又卢奴去,妙指按五弦。
识人旧鱼鸟,入眼昔山川。
子才如干将,当屠横海鳣。
纤鳞拾沮洳,人怪我辗然。
火宿用弥壮,鸷伏飞无前。
弟兄立分拆,门户同仔肩。
老仙泉下责,岂但冕与蝉。
别离不须悲,使君直二天。
不敢祝翁归,冰镜自高悬。
梦想五贤堂,囊贮白雪篇。
何时见华筑,琬琰行当镌。
逢山到处为迟留,行到东南第几州。
终古香灯凭像教,可人轩户称山丘。
苔封铁色千寻壁,日丽云章百尺楼。
脚底全吴何足小,待将八极恣浮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