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山到处为迟留,行到东南第几州。
终古香灯凭像教,可人轩户称山丘。
苔封铁色千寻壁,日丽云章百尺楼。
脚底全吴何足小,待将八极恣浮游。
逢山到处为迟留,行到东南第几州。
终古香灯凭像教,可人轩户称山丘。
苔封铁色千寻壁,日丽云章百尺楼。
脚底全吴何足小,待将八极恣浮游。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山水的过程和感受。"逢山到处为迟留,行到东南第几州"表达了诗人对美丽山川的迷恋,每到一处都忍不住停留欣赏,不觉间已行至东南某个州府。
"终古香灯凭像教,可人轩户称山丘"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于佛教文化的尊崇和自然景观的赞美。香灯常用于佛前供养,象征着智慧之光;而"轩户"则是高大雄伟的门楼,比喻山势巍峨。
接下来的"苔封铁色千寻壁,日丽云章百尺楼"具体描绘了自然景观。绿色的苔藓覆盖在坚硬如铁的岩石上,高达千寻;阳光照耀下的云雾在百尺高楼间游移。
最后两句"脚底全吴何足小,待将八极恣浮游"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壮丽山川心中豪情万丈的愿望。"脚底全吴"指的是脚下是整个江南之地;"待将八极恣浮游"则是说等到有一天能够自由自在地在世界各个角落巡游。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人文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无边的旅途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