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拥双扉锁锦窝,溪声不敌树声多。
谁家种麦曾名岭,今日寻梅且陟坡。
万厦栋梁巢燕雀,四山风日养松萝。
园丁自饱栽花利,月给杨家得几何。
墙拥双扉锁锦窝,溪声不敌树声多。
谁家种麦曾名岭,今日寻梅且陟坡。
万厦栋梁巢燕雀,四山风日养松萝。
园丁自饱栽花利,月给杨家得几何。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生机的田园景象。首句“墙拥双扉锁锦窝”,以围墙和双重门扉构成一个安静的居所,暗示了园子的私密与雅致。次句“溪声不敌树声多”,通过溪水潺潺与树木沙沙声的对比,展现了园中自然环境的宁静与和谐。
第三句“谁家种麦曾名岭”,诗人追溯过去,想象这片土地曾经是麦田,如今却成为寻梅的好去处,体现了时间的流转和景物的变迁。第四句“今日寻梅且陟坡”,表达了诗人踏青寻梅的闲适心情,以及对梅花的喜爱。
接下来,“万厦栋梁巢燕雀”一句,以燕雀在屋檐下筑巢比喻园中的平凡生活,而“四山风日养松萝”则描绘了山间松萝在阳光雨露中生长的景象,寓意着园子的生机盎然。
最后一句“园丁自饱栽花利,月给杨家得几何”,点明园丁辛勤劳作,只为自家赏花之乐,而园子的收益可能微薄,流露出诗人对园丁辛劳的同情和对他们生活的感慨。
总的来说,董嗣杲的《梅坡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园子的景色和人物,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简朴生活的深深敬意。
周家天球祇一只,张家今有双白璧。
前称紫薇后文昌,衙官二陆仆两唐。
金章玉句迭清锵,天孙云机织锦裳。
松心竹节争老苍,冰壶水镜明秋霜。
君不见于湖先生掌纶綍,二典三谟才一笔。
君不见笃素先生立朝端,五臣十乱半武间。
听履星辰践台斗,翻身凤池屈伸肘。
梦入飞云卷雨帘,袖却筑岩作霖手。
滕王阁上唐阿舒,春生秋杀震江湖。
吏部未见张尚书,春生尽有秋杀无。
江西十州百万户,父非姓召母非杜。
也祇周人两句诗,岂弟君子民父母。
又去南徐作好春,落霞秋水亦眉颦。
南徐父老错欣欣,玉皇催渠转鸿钧。
南中山绝佳,所恨人烟稀。
略无好事人,结茅临深溪。
峰顶可月亭,岸石即钓矶。
空令烟中猿,挂崖弄涟漪。
山多人自少,人远山益奇。
我舟行不留,过眼山如驰。
过眼意已足,久留亦何为。
使君见处我何言,且上斯亭一笑还。
便有醒然新气象,何曾改却旧江山。
咏归风味谁知点,克己工夫未减颜。
个里诸生高著眼,仕和不仕得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