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践得幽咏,不吐聊自味。
健步忽传呼,云有远书至。
开缄祗暄凉,此外无一事。
奇怀坐消泯,追省宁复记。
方驩遽成闷,俗物真败意。
山鹊下虚庭,对语含喜气。
一笑起振衣,吾心本无滞。
野践得幽咏,不吐聊自味。
健步忽传呼,云有远书至。
开缄祗暄凉,此外无一事。
奇怀坐消泯,追省宁复记。
方驩遽成闷,俗物真败意。
山鹊下虚庭,对语含喜气。
一笑起振衣,吾心本无滞。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杨万里所作,体现了诗人在自然界中寻找心灵寄托和精神慰藉的情感。诗中的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每个字眼都透露出诗人的情感世界。
“野践得幽咏,不吐聊自味。”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独自在大自然中漫步,感受到的那份难以言传的快乐和满足。这里,“野践”指的是在田野间行走,而“幽咏”则是形容那种深沉而又美好的声音或感觉,没有直接表达出来,只是在心中自我品味。
“健步忽传呼,云有远书至。”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自然界中的活力和意外的惊喜。诗人以健康的脚步行走时,突然听到远处的声音,似乎是有人送来了一封来自远方的信件。
“开缄祗暄凉,此外无一事。” 这里的“开缄”指的是解开衣带,而“祗暄”则形容清凉宜人的天气。诗人在这样宁静和谐的环境中,觉得除了享受这种氛围之外,没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
“奇怀坐消泯,追省宁复记。”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自然界中的平和与淡泊。在一个安静的角落里,他的心境变得轻松起来,不再去追寻那些烦恼和忧虑。
“方驩遽成闷,俗物真败意。” 这里的“方驩”指的是刚刚发生的事情,“遽成闷”则表达了诗人心情的变化,由于周围环境的影响,他的心境变得有些郁闷。而“俗物真败意”则是对世俗之物带来的烦恼和消极情绪的感慨。
“山鹊下虚庭,对语含喜气。” 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在自然界中的宁静与欢乐。山鹊(一种鸟类)在空旷的大院中飞舞,而诗人的对话充满了快乐的情绪。
“一笑起振衣,吾心本无滞。”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表达了他内心的平和与豁达。一旦展现出笑容,他就抖落掉身上所有的尘埃与忧虑,显示出他原本就没有心灵上的障碍。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远离世俗烦恼的向往,以及在大自然中寻找内心平静和精神寄托的情感。
正轻阴、做来寒食,落花飞絮时候。
踏青队队嬉游侣,只我伤心偏有。休回首。
新添得、一堆黄土垂杨后。风吹雨溜。
记月榭鸣筝,露桥吹笛,说著也眉皱。
十年事,此意买丝难绣。愁容酒罢微逗。
从今纵到岐王宅,一任舞衣轻斗。君知否。
两三日、春衫为汝重重透。啼多人瘦。
定来岁今朝,纸钱挂处,颗颗长红豆。
空山梵呗静,水月影俱沉。悠然一境人外,都不许尘侵。岁晚忆曾游处,犹记半竿斜照,一抹界疏林。绝顶茅庵里,老衲正孤吟。
云中锡,溪头钓,涧边琴。此生著几两屐,谁识卧游心?准拟乘风归去,错向槐安回首,何日得投簪。布袜青鞋约,但向画图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