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称一善,馨香遍九垓。
小人妒一善,处处生嫌猜。
口如暴死人,铁尺拗不开。
稂莠蚀田髓,积阴成冬雷。
因知咋舌人,千古空悠哉。
君子称一善,馨香遍九垓。
小人妒一善,处处生嫌猜。
口如暴死人,铁尺拗不开。
稂莠蚀田髓,积阴成冬雷。
因知咋舌人,千古空悠哉。
这首诗通过对比君子与小人的不同态度和行为,探讨了品德高下与社会影响的关系。开篇“君子称一善,馨香遍九垓”表达了君子的美德如同芬芳的花朵,能够普及到远方,受到人们的赞扬。而“小人妒一善,处处生嫌猜”则描绘了小人的嫉妒心重,对别人的善行不仅不能欣赏,反而会产生怀疑和不满。诗中的比喻如同现实生活中的镜子,映照出人性的光辉与阴暗。
接着,“口如暴死人,铁尺拗不开”以生动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了小人的固执己见和不通情理,就像尸骨般僵硬,不可改变。紧接着“稂莠蚀田髓,积阴成冬雷”则通过自然现象比喻小人心中的嫉妒之情,如同杂草侵占良田,久而久之,积累成大患。
最后,“因知咋舌人,千古空悠哉”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只会批评别人、自己却不肯反省的人的无奈感慨,认为他们的行为在历史长河中是多么的渺小和空虚。这一句也隐含着作者对于世间诸多不平之事的深沉叹息。
整首诗语言质朴、意蕴丰富,通过对比和比喻手法,传递了作者关于品德与社会关系的思考。
每向招贤看典刑,中间人物似零丁。
只因朋党排诸老,无复纷纶任五经。
一节何如归帝所,赐环元不为郎星。
古来官职论车斗,只有忠嘉可篆铭。
秉节归来乍赐环,握兰高处自催班。
身趋地禁严凝上,名在湘清欸乃间。
万灶艰难宽国步,一是咫尺近天颜。
席前若问长沙事,只有空仁渗百蛮。
徐步移斑杖,登临意惘然。
云霄遗暑湿,楼阁倚山巅。
薄劣惭真隐,虚空不离禅。
我生无倚著,自有一山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