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梵呗静,水月影俱沉。悠然一境人外,都不许尘侵。岁晚忆曾游处,犹记半竿斜照,一抹界疏林。绝顶茅庵里,老衲正孤吟。
云中锡,溪头钓,涧边琴。此生著几两屐,谁识卧游心?准拟乘风归去,错向槐安回首,何日得投簪。布袜青鞋约,但向画图寻。
空山梵呗静,水月影俱沉。悠然一境人外,都不许尘侵。岁晚忆曾游处,犹记半竿斜照,一抹界疏林。绝顶茅庵里,老衲正孤吟。
云中锡,溪头钓,涧边琴。此生著几两屐,谁识卧游心?准拟乘风归去,错向槐安回首,何日得投簪。布袜青鞋约,但向画图寻。
这首诗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水调歌头·题西山秋爽图》,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山水画卷。首句“空山梵呗静,水月影俱沈”以空山中的佛寺诵经声和水中月影沉寂,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下来,“悠然一境人外,都不许尘侵”表达了词人对远离尘嚣、隐逸生活的向往。
“岁晚忆曾游处”引出词人的回忆,想起昔日在此地游玩时的日落景象,“半竿斜照,一抹映疏林”,画面感极强,富有诗意。进入下片,词人通过“云中锡,溪头钓,涧边琴”展现了隐士的生活方式,表达自己对自然与简朴生活的热爱。
“此生著岁两屐,谁识卧游心”流露出词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志趣不被理解的感慨。他渴望乘风归去,却又误入世俗,感叹何时能真正放下尘世,回归自然。“布袜青鞋约,但向画图寻”表达了词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希望能从画中寻找那份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写景抒怀,寓情于画,展现了纳兰性德清新脱俗的文人情怀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