篱下花堪把,先生有酒不。
遥看白衣者,不复问江州。
篱下花堪把,先生有酒不。
遥看白衣者,不复问江州。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献章所作的《题渊明菊》。诗中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田园景象:篱笆下的菊花盛开,暗示了隐逸的生活气息;而“先生有酒不”则透露出诗人对陶渊明式生活的向往,是否有酒似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份悠然自得的心境。最后两句“遥看白衣者,不复问江州”,通过“白衣者”暗指陶渊明,表达诗人对他的敬仰和自己不愿过多追问尘世之事,只想效仿其隐逸避世的态度。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隐逸文化的推崇。
白门祖席黄花酒,醉唱离歌折杨柳。
广文行色在骊驹,僮仆行囊载科斗。
闻说先生教蜀年,蜀中学者未能先。
杏馆弦歌声不绝,荜庭风月趣无边。
十年不叹儒官薄,却有清名动台阁。
天官课绩美雄词,圣主超恩颁教铎。
复此寻舟问去津,吴山楚水往来频。
春风客路秋衣换,晓日园林昼锦新。
荆门西上曾游处,巫峡猿声自朝暮。
对酒休歌蜀道难,行人谩说高唐赋。
百里新宁寂寞滨,行看教雨及时春。
君不见文翁遗教传今古,未必今人愧古人。
徘徊丛竹间,竹深气弥清。
微风引天籁,飘洒何泠泠。
天高白日午,景彻朱夏明。
密荫爰可托,静念娱幽贞。
遥空望层巘,远黛积深清。
时见孤云来,复与飞鸟并。
顾境已远世,长啸忽忘形。
惜无会心者,共言千古情。
冬日既苦短,夏日孰云长。
流光逐逝波,崦嵫倏扶桑。
眷言堂上人,秋鬓双垂素。
志养期无违,岂在罗三釜。
盻彼反哺乌,哑哑鸣树颠。
微物尚有情,子职宁或愆。
亲寿逮期颐,载喜还载惧。
去日不可追,来日何由驻。
安得鲁阳戈,为我延夕晖。
誓将日为岁,庶以伸吾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