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雪·其一》
《春雪·其一》全文
唐 / 焦郁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散漫天涯色,乘春四望平。

不分残照影,何处断鸿声。

缭绕先经塞,霏微近过城。

因风低未敛,带雨重还轻。

干吕知时泰,如膏候岁成。

小儒同品物,无以荅皇明。

(0)
注释
散漫:遍布、漫延。
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
残照:夕阳的余晖。
断鸿:孤独的大雁。
缭绕:环绕、盘旋。
塞:边塞。
霏微:细雨蒙蒙。
过:经过。
干吕:古代乐器,象征吉祥。
泰:安宁。
如膏:像膏泽。
候岁成:等待丰收。
小儒:谦称自己为小儒生。
无以:无法。
皇明:指皇帝的英明。
翻译
春天的色彩漫延到天涯海角,视野所及一片平坦。
分辨不清夕阳的余晖,何处传来孤雁的哀鸣。
轻烟缭绕先经过边塞,细雨蒙蒙接近城池。
风吹过,云彩低垂未完全消散,带着雨滴,时而沉重时而轻盈。
看到这样的景象,预示着时局安宁,如同膏泽滋润,等待丰收之年。
小小的儒生与万物一同感受这祥和,无法用言语充分表达对明君的敬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雪景图,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易逝和个人抱负未酬的感慨。从技巧上看,诗人运用了鲜明的意象、恰当的比喻,以及对春雪特有的细微观察。

开篇“散漫天涯色”四字,便给读者展现了一幅平和淡远的春日雪景。这里,“散漫”一词传递出一种悠闲自在的情怀,而“乘春四望平”则是诗人站在高处,放眼望去,感受着春天的气息与寂静。

下面的“不分残照影,何处断鸿声”透露出诗人对光阴变幻的细腻感知,以及对于远方来去之物(如鸿雁)的关注。这里,“不分”表明了光线和影子之间界限模糊,而“何处断鸿声”则是对于声音来源的探寻,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万象细微变化的观察力。

接着,“缭绕先经塞,霏微近过城”两句,则是从宏大的地理环境切入到具体的雪景描写中。这里“缭绕”一词形容了雪花在空中飘舞纷飞的情状,而“霏微”则进一步强调了雪意的细腻与轻盈。

至于“因风低未敛,带雨重还轻”,诗人通过对自然天气变化的观察,表达了一种无奈和顺应的心境。这里,“因风低未敛”指的是雪花随着微弱的风力飘落而不散,而“带雨重还轻”则是形容了春日雨雪交织的情景。

最后两句“干吕知时泰,如膏候岁成”、“小儒同品物,无以荅皇明”,诗人通过对自然界规律的理解,反映出个人对于时间流逝和功业未就的感慨。这里,“干吕”指的是树木在春天恢复生机,而“如膏候岁成”则是比喻了诗人希望自己的学问或事业能够像自然界那样,随着时光逐渐成熟。而“小儒同品物,无以荅皇明”,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所处的时代和社会地位感到无奈和自卑,没有能力去回应或者对应皇家的期望。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精美的语言,细腻的情感,以及深刻的人生思考,展现了一幅春雪中的哲思图画。

作者介绍

焦郁
朝代:唐

焦郁,元和间人。诗三首。
猜你喜欢

朱成伯秀野堂

客愁固多岐,我怀亦萧散。

连年寻故人,见子二水岸。

官居少闲暇,岁月忽已换。

有堂名秀野,未入俗眼看。

得名自君子,可当清净观。

未能艺桃李,且自饱藜苋。

荒凉城一隅,初不越门限。

脱身少年场,念此已熟烂。

嗟予老病侵,阅世盖多难。

相逢默无语,自足洗忧患。

穷冬足雨雪,近市乏薪炭。

时来正堂堂,尚得一笑粲。

(0)

别林氏兄弟

二年住闽岭,所阅足青紫。

那知万众中,得此数君子。

相从不我厌,但觉岁月驶。

高论脱时俗,如风濯烦暑。

出处虽未同,气味固相似。

人生有离合,所畏为物使。

要当啜英华,不必计渣滓。

他年肯相寻,在彼不在此。

(0)

别后寄圭粹中

海上相逢两过秋,飘然乘兴亦悠悠。

送行百里还归去,同是江湖不系舟。

(0)

谢宇文漳州送茶

暑气侵人病逾剧,虚堂坐调出入息。

漳州太守送茶来,王圭小凤俱无敌。

太守怜我病无语,故遣此茶相劳苦。

千金一饼君未许,百金一盏如泼乳。

其它斗芽未足数,下视纷纷等尘土。

病夫未饮病先愈,坐觉爽气生肺腑。

城中车马闹如雨,更有乐善如君否。

(0)

再简范信中益谦呈张仲宗

昨日之游乐不乐,主人爱客亦不恶。

梅花远近遍川谷,雨练风揉未全落。

明日之游复如何,城南城北梅更多。

对酒我不饮,把盏君当歌。

酒炙虽勤主人费,且幸吾党频相过。

梅花纵落君莫叹,与君同住海南岸。

花开花落都几时,君醉我醒人得知。

相逢一笑俱有诗,如何不饮令君嗤。

(0)

简范信中钤辖三首·其二

海角相逢又一奇,更怜朋旧得追随。

满堂举酒话畴昔,疑是中原无事时。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