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元二首·其二》
《上元二首·其二》全文
宋 / 王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谁将膏粥饭蚕师,轻薄儿童觅綵衣。

游骑但知誇艳丽,祠门直莫叹寒微。

东城南陌春迷眼,逐马随车醉未归。

莫怪老翁闲坐久,鬅鬙灯火照柴扉。

(0)
翻译
谁会把粥饭献给养蚕的师傅,孩子们轻浮地寻找彩色的衣服。
游荡的骑士只知炫耀华丽,庙门前的人别感叹自己的卑微。
东城南边的小路上春天令人眼花缭乱,他们追逐马车,喝醉了还没回来。
别责怪老翁为何长久闲坐,蓬乱的灯光映照着简陋的柴门。
注释
谁:疑问词,指代某人。
膏粥饭:供给食物。
蚕师:养蚕的人。
轻薄:轻浮,不庄重。
綵衣:彩色的衣服。
游骑:游荡的骑士。
誇艳丽:炫耀华丽。
祠门:庙门。
寒微:地位卑微。
东城南陌:东城南边的小路。
春迷眼:春天景色迷人。
逐马随车:追逐马车。
醉未归:喝醉了还没回来。
老翁:老者。
闲坐:闲暇坐着。
鬅鬙:形容头发散乱。
灯火:灯光。
柴扉:简陋的木门。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生活场景的诗歌,通过对比鲜明的人物活动,展现了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诗人首先描写了家境贫寒的儿童,他们必须在春天这个季节里寻找可以穿的衣物,而那些骑马的人则只关注于华丽的装扮,不顾冷清贫困之人的遭遇。

随后,诗人转向描绘城中的繁华景象和自己沉醉其中无法自拔。东城南陌的春色迷离,让人眼花缭乱;游子们追逐马车,沉浸于欢乐中,不知归期。这一系列活动都在展示一个生机勃勃、热闹非凡的生活画面。

最后,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自己的悠闲状态。老翁(诗人自称)坐在家中,时间久到让人觉得难以置信;灯火照耀着柴扉,营造出一片温馨与宁静。这不仅是对比前文热闹场景的一种平和写法,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淡定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的观察力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个人宁静生活状态的向往。

作者介绍

王洋
朝代:宋

(1087—1154)宋楚州山阳人,字元渤。王资深子。徽宗宣和六年进士。高宗绍兴初诏试馆职,历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守起居舍人,擢知制诰。十年以权发遣吉州换邵武军。洪皓使金归,人无敢过其居,洋独与往来,为人诬告与闻洪皓欺世飞语,以直徽猷阁出知饶州。寓居信州,有荷花水木之趣,因号王南池。善诗文,其诗极意镂刻,文章以温雅见长。有《东牟集》。
猜你喜欢

送侄合赴省试三首·其二

黄卷新儒业,青钱旧世家。

征衣轻远别,祖席倍欢哗。

云薄尧天近,山昏楚日斜。

高堂朝夕念,擢桂是生涯。

(0)

谢周仲弼寄新米

索米长安甑欲尘,斗升分惠意何亲。

无烦子罕出公粟,自有叔牙知我贫。

指囷高风怀国士,翻匙佳句忆诗人。

他年若遂归田去,尽种香粳老此身。

(0)

颂古七十六首·其二十八

镇州出大萝卜头,师资道合有来由。

观音寺里有弥勒,东院西边有赵州。

(0)

宿独觉院

早发招提宿雨晴,征衫犹带夜香清。

山藏鸟道疑无路,石触溪流自有声。

适足此时逃世网,收身何日濯尘缨。

迂疏愧乏论思效,尚得君王记姓名。

(0)

题李伯时三教图卷·其二

丈人之德,藐焉犹龙。吐纳新故,婴儿在中。

鼎水静绿,飞丹夜红。大德不德,河上遗踪。

(0)

小亭中作荼醾架遂试新花与客对饮

旋装新架对庭除,多谢春工与点酥。

云叶扶疏成翠幄,玉花浮动满龙须。

招邀蜂蝶来书幌,燕集宾朋共酒壶。

荫酿欲教香入骨,醉中芳馥任歌呼。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