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膏粥饭蚕师,轻薄儿童觅綵衣。
游骑但知誇艳丽,祠门直莫叹寒微。
东城南陌春迷眼,逐马随车醉未归。
莫怪老翁闲坐久,鬅鬙灯火照柴扉。
谁将膏粥饭蚕师,轻薄儿童觅綵衣。
游骑但知誇艳丽,祠门直莫叹寒微。
东城南陌春迷眼,逐马随车醉未归。
莫怪老翁闲坐久,鬅鬙灯火照柴扉。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生活场景的诗歌,通过对比鲜明的人物活动,展现了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诗人首先描写了家境贫寒的儿童,他们必须在春天这个季节里寻找可以穿的衣物,而那些骑马的人则只关注于华丽的装扮,不顾冷清贫困之人的遭遇。
随后,诗人转向描绘城中的繁华景象和自己沉醉其中无法自拔。东城南陌的春色迷离,让人眼花缭乱;游子们追逐马车,沉浸于欢乐中,不知归期。这一系列活动都在展示一个生机勃勃、热闹非凡的生活画面。
最后,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自己的悠闲状态。老翁(诗人自称)坐在家中,时间久到让人觉得难以置信;灯火照耀着柴扉,营造出一片温馨与宁静。这不仅是对比前文热闹场景的一种平和写法,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淡定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的观察力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个人宁静生活状态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