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疏水竹界桑麻,桃李畦分小径斜。
山数青黄人住久,路排藜藿客行赊。
云寒烟合入长暝,梅懒春催未放花。
闻道苍头长儿女,主人游宦不还家。
前疏水竹界桑麻,桃李畦分小径斜。
山数青黄人住久,路排藜藿客行赊。
云寒烟合入长暝,梅懒春催未放花。
闻道苍头长儿女,主人游宦不还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淡远的山村生活图景。开篇“前疏水竹界桑麻,桃李畦分小径斜”几句,以鲜活的笔触勾勒出一片宁静的田园风光,其中水边的竹子和桑麻交织成界,桃李树间的小路微微倾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
“山数青黄人住久,路排藜藿客行赊”两句,则透露出一丝时间的沧桑感。山色随季节变化呈现出不同的绿和黄,居民在此久住,而路边的野草却是过客匆忙留下的痕迹,这里蕴含着对流年变迁的深刻体悟。
“云寒烟合入长暝,梅懒春催未放花”写出了中冬时节的萧瑟景象。云雾弥漫,天色渐晚,梅花在春风的催促下却仍未完全绽放,这不仅是对自然季节更迭的描绘,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
最后,“闻道苍头长儿女,主人游宦不还家”两句,则流露出一种淡淡的离愁。诗人听闻别处有老翁的子女已长大,而自己却因游学或仕途之故久未归家,这种对亲情温暖的渴望与现实生活中不得不承受的孤独感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整首诗通过对山村景象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流露,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心境。
摊破红笺篆碧螺。酒醒腕弱墨慵磨。
暗吹兰气载香多。
倚玉笑餐云子饭,抛珠真胜雪儿歌。
吾生休自说蹉跎。
颂使君,不颂使君清。不颂使君能。
能者必苛察,清者持廉名。梁溪饥,食不能二釜。
走告慈父。父曰嗟予食,女乃发仓庾。
老者壮者幼者各以序。有不能食君心愁。
食或不给又以为忧。为糜粥饱女,无使绝其喉。
彼何人斯后堂罗酒肉。啖者嬉,剜者哭。
使君独是荒年谷。儿啼甘含饴,母心苦持荼。
九重来诏书。锡以绯鱼煌煌绶拖朱。
君之来,自玉堂。枳棘栖鸾凰。天子所重在循良。
不颂使君能,能者必苛察,不颂使君清。
清者持廉名。呜呼使君何其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