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颂使君寄怀齐梅麓剌史》
《颂使君寄怀齐梅麓剌史》全文
清 / 李振钧   形式: 古风

颂使君,不颂使君清。不颂使君能。

能者必苛察,清者持廉名。梁溪饥,食不能二釜。

走告慈父。父曰嗟予食,女乃发仓庾。

老者壮者幼者各以序。有不能食君心愁。

食或不给又以为忧。为糜粥饱女,无使绝其喉。

彼何人斯后堂罗酒肉。啖者嬉,剜者哭。

使君独是荒年谷。儿啼甘含饴,母心苦持荼。

九重来诏书。锡以绯鱼煌煌绶拖朱。

君之来,自玉堂。枳棘栖鸾凰。天子所重在循良。

不颂使君能,能者必苛察,不颂使君清。

清者持廉名。呜呼使君何其仁。

(0)
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位刺史(地方长官)在面对饥荒时的仁慈行为,展现了他不同于传统清官和能官的形象。诗中没有直接赞美这位刺史的能力或清廉,而是强调了他在困难时期对百姓的关怀与帮助。

诗的开头提到“颂使君,不颂使君清。不颂使君能”,暗示了通常对官员的赞美往往集中在他们的清廉和能力上,而忽略了他们的人性光辉和对民众实际需求的关注。接着,诗人通过描述梁溪地区发生饥荒,百姓食不果腹的情景,引出了刺史的善行。

刺史得知情况后,不仅亲自分发粮食给老弱病残,还特别关注那些因饥饿无法进食的百姓,甚至不惜自己节俭,为他们准备粥食,确保他们能够维持生命。这种行为体现了他对民众深切的同情和关怀。

然而,诗中也提到了社会的不公,富有的人家在宴饮享乐,而贫苦百姓却在饥饿中哭泣。这形成了鲜明对比,突显出刺史作为“荒年谷”的角色,即在灾难时期提供粮食救济的救世主形象。

最后,诗中提到皇帝的诏书,赐予刺史绯鱼(一种官服上的标志)和煌煌绶带(象征权力和地位),以及朱色的官服,表明了朝廷对刺史循良(即治理得当,既清廉又有能力)的认可。但诗人并未在此处直接赞美刺史的能力或清廉,而是通过一系列具体行动和情境的描绘,展现了刺史的仁德之心。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在饥荒时期展现出仁慈与关怀的地方长官形象,强调了其人性的光辉,而非仅仅停留在官职的权力与威严之上。

作者介绍

李振钧
朝代:清

李振钧,字海初,太湖县人。道光己丑一甲一名进士,授编修。有《味镫听叶庐诗草》。
猜你喜欢

东阳十题·其二蠹简

往古韦编在,何年始汗青。

蠹虫深卜宅,科斗少成形。

泯灭阽秦火,搜罗出汉廷。

斯文天未丧,不敢望全经。

(0)

代祀西岳答袁伯长王继学马伯庸三学士二首·其一

紫禁沈沈曙色低,奉祠群使已班齐。

承恩归院迷烟树,乘传开关蹋雪泥。

蹀躞共怜骑苑马,逶迤不若听朝鸡。

山川有事宁辞远,咫尺成都是国西。

(0)

次韵陈溪山棕履二首·其二

六月乃屡雨,良田不忧槁。

独念桂林戍,触热赴南讨。

道路备攘掠,所过净于扫。

缚人夜送军,吏卒何草草。

蛮獠亦人类,义利启戎好。

寻原可制乱,机要贵及早。

夜来送者还,颇言暍横道。

诸军四面集,同月约皆造。

谁为饥渴谋,性命安可保。

藜藿虽满盘,对之令人老。

(0)

商德符画幽篁古木

湘君宫在洞庭湖,幽篁古木龙所都。

石坛雨长碧苔藓,水屋风动青珊瑚。

老人攲枕看蝼蚁,嫠妇停舟听鹧鸪。

江南蜀道问来往,商公商公今有无?

(0)

杏花始开连日大风不获一赏晨起携筇往观之归而小酌得三绝句·其二

杖藜吟绕去还来,收拾春光入酒杯。

自是风花要题品,等閒蜂蝶莫相猜。

(0)

绝句七首·其五

盈盈小客抱琵琶,歌舞王孙帝子家。

弹得开元教坊曲,金钱还只当泥沙。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