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东阳十题·其二蠹简》
《东阳十题·其二蠹简》全文
元 / 杨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往古韦编在,何年始汗青。

蠹虫深卜宅,科斗少成形。

泯灭阽秦火,搜罗出汉廷。

斯文天未丧,不敢望全经。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杨载的《东阳十题(其二)蠹简》,描绘了古代书籍保存与传承的艰辛历程。诗中以“蠹简”为题,形象地展现了书籍因时间久远、环境恶劣而遭受的侵蚀与破坏,以及后人对这些珍贵文献的发掘与保护。

首句“往古韦编在”,开篇即点明了古代书籍的材质——用牛皮绳编连竹简而成的“韦编”。这既是对古代书籍制作工艺的描述,也暗示了书籍的年代久远。接着,“何年始汗青”一句,借用“汗青”这一典故,意指书籍的编写与流传,表达了对书籍起源的追溯与敬仰。

“蠹虫深卜宅,科斗少成形”两句,生动描绘了书籍在漫长岁月中的命运。蠹虫在简册中安家,象征着书籍的腐朽与破坏;“科斗”则指早期的文字形态,此处用以形容书籍文字的残缺不全。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生物与书籍的损坏,反映了书籍保存的不易。

“泯灭阽秦火,搜罗出汉廷”两句,进一步讲述了书籍在历史长河中的命运。秦火焚书的事件,使许多珍贵文献化为灰烬,而汉代的兴起,则为后世学者提供了搜集、整理古籍的机会。这两句不仅反映了历史的残酷,也体现了人类对知识传承的不懈追求。

最后,“斯文天未丧,不敢望全经”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敬畏之情。尽管经历了无数的磨难与损失,但文明之光并未完全熄灭,后人仍怀揣希望,不敢奢望完整恢复所有经典文献。这不仅是对古代文化的赞美,也是对后世学者责任的提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代书籍保存与传承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文化的坚韧,表达了对古代智慧的崇敬与对知识传承的渴望。

作者介绍
杨载

杨载
朝代:元   字:仲弘   籍贯:浦城(今福建浦城县)   生辰:1271—1323

杨载(1271—1323)元代中期著名诗人,与虞集、范梈、揭傒斯齐名,并称为“元诗四大家”。字仲弘,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延祐二年进士,授承务郎,官至宁国路总管府推官。杨载文名颇大,文章以气为主,诗作含蓄,颇有新的意境。 
猜你喜欢

留题石经院三首·其三

窈窕山头井,潜通伏涧清。

欲知深几许,听放辘轳声。

(0)

九日,舟中望见有美堂上鲁少卿饮,以诗戏之,二首·其一

指点云间数点红,笙歌正拥紫髯翁。

谁知爱酒龙山客,却在渔舟一叶中。

(0)

菩萨蛮·其三再在西冈兼怀后湖作

短船谁泊蒹葭渚。夜深远火明渔浦。却忆槿花篱。

春声穿竹溪。云山如昨好。人自垂垂老。

心事有谁知。月明霜满枝。

(0)

寻梅

今年早觉花信蹉。想芳心、未应误我。

一月小径几回过。始朝来寻见,雪痕微破。

眼前大抵情无那。好景色、只消些个。

春风烂熳却且可。是而今、枝上一朵两朵。

(0)

茉莉花

脐麝龙涎韵不侔,薰风移植自南州。

谁家浴罢临妆女,爱把閒花带满头。

(0)

驰道

路平如砥直如弦,官柳千株拂翠烟。

玉勒金羁天下骏,急于奔电更挥鞭。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