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舟中望金山》
《舟中望金山》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一笑推蓬见碧岑,可堪行役负登临。

旧游谁觅三年梦,回首空馀万里心。

初日楼台相映照,凌波草树自浮沉。

无由去汲中泠水,卧听寒潮杂梵音。

(0)
鉴赏

这首《舟中望金山》是明代文徵明所作,描绘了诗人乘舟远望金山时的所见所感。

首句“一笑推蓬见碧岑”,以轻松愉悦的口吻,描绘了诗人推开船篷,眼前展现出一片碧绿山色的景象,仿佛一个愉快的微笑,将读者带入了一幅清新自然的画面之中。

“可堪行役负登临”一句,转折情感,表达了诗人对长途跋涉、远离家乡的无奈与感慨,即使面对如此美景,也无法真正享受,心中充满了羁旅之苦。

“旧游谁觅三年梦,回首空馀万里心。”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他追忆起过去的美好时光,却只能在梦中寻找,而今只能遥望远方,心中充满了对故乡和往昔的思念。

“初日楼台相映照,凌波草树自浮沉。”这两句描绘了金山在晨光中的美丽景象,楼台与山水相互辉映,草木在水中轻轻摇曳,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生动的画面。

最后,“无由去汲中泠水,卧听寒潮杂梵音。”表达了诗人无法亲自前往金山,只能在舟中倾听远处的梵音,寄托了他对金山的向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遗憾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远方的思念,以及在旅途中难以摆脱的孤独与寂寞,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浣溪沙·其六

红锦障泥杏叶鞯。解鞍呼渡忆当年。

马骄不肯上航船。

茅店竹篱开席市,绛裙青袂斸姜田。

临平风物故依然。

(0)

天辰

天形如车轮,昼夜常不息。

三辰随出没,曾不差分刻。

北辰居其所,帝座严尊极。

众星拱而环,大小各有职。

不动以临之,任德不任力。

天辰主下土,万物由生殖。

一动与一静,同功而异域。

惟王知法此,所以治万国。

(0)

出省有日书事

凌晨小雨压尘轻,闲忆登高望禁城。

树色连云春泱漭,风光著草日晴明。

看榆吐荚惊将落,见鹊移巢忽已成。

谁向儿童报归日,为翁寒食少留饧。

(0)

南乡子·其一

归梦寄吴樯,水驿江程去路长。想见芳洲初系缆,斜阳,烟树参差认武昌。

愁鬓点新霜,曾是朝衣染御香。重到故乡交旧少,凄凉,却恐他乡胜故乡。

(0)

新寒

病怯新寒欲不禁,南窗拥褐夜愔愔。

江湖跌宕送馀日,书剑萧条孤壮心。

杜曲新愁随断雁,辽阳遗恨入疏砧。

此怀拟向何人说,赖有昏灯伴苦吟。

(0)

秋色

一段凄凉傍酒杯,中年剩作楚囚哀。

迢迢似伴明河出,惨惨如随落照来。

客路半生常泪眼,乡关万里更危台。

蓼汀荻浦江南岸,自入秋来梦几回。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