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通州》
《通州》全文
元 / 陈基   形式: 古风

渡江潮始平,入港涛已落。

泊舟狼山下,远望通州郭。

前行二舍馀,四野何漠漠。

近郭三五家,惨澹带藜藿。

到州日亭午,馀暑秋更虐。

市井复喧嚣,民风杂南朔。

地虽江海裔,俗有鱼盐乐。

如何墟里间,生事复萧索。

原隰废不治,城邑靳可托。

良由兵兴久,羽檄日交错。

水陆飞刍粟,舟车互联络。

生者负戈矛,死者弃沟壑。

虽有老弱存,不足躬钱镈。

我军实王师,耕战宜并作。

惟仁能养民,惟善能去恶。

上官非不明,下吏或罔觉。

每观理乱原,愧乏匡济略。

抚事一兴慨,悲风动寥廓。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基在元末明初时期渡过长江时所见的通州景象。诗的前四句写潮水退去,船泊狼山,远眺通州城郭,周围一片荒凉。接着,诗人细致描写了进城后的所见,田野广阔而寂寥,只有稀疏的农舍和简陋的生活。中午抵达时,炎热的秋日依旧,市井繁华但民风杂乱,反映出当地虽然地处江海,但因战乱影响,渔盐之乐不再,民生凋敝。

诗人感叹,土地荒废,城池破败,战争频繁导致物资匮乏,百姓生活艰难,即使是老人小孩也无力从事生产。他提出,军队应同时承担耕战职责,以仁政养民,以善行除恶。然而,尽管上级官员并非不明事理,但下层官吏可能未能察觉或无力改变现状。诗人深感无力扭转时局,每当思考社会动荡的根源,便心生感慨,悲凉的风声似乎与他的忧思共鸣,笼罩着广阔的天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战乱时期通州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社会治理的反思。

作者介绍
陈基

陈基
朝代:元   字:敬初   籍贯:台州临海(今属浙江)   生辰:1314-1370

陈基(1314-1370),字敬初,台州临海(今属浙江)人,寓居吴中凤凰山河阳里(今属张家港市)。元末江南著名文人,受业于当时著名学者黄溍。元末大乱,群雄纷起,割据于吴地的张士诚闻其名,召为江浙右司员外郎,参其军事,张士诚称王,授内史之职,后迁学士院学士。军旅倥偬,飞书走檄多出其手。朱元璋平吴,爱其才,召之参与《元史》的纂修工作,书成后赐金而还,卒于常熟河阳里寓所。陈基能文善书,写的诗也有不少是反映张士诚起义军生活。明史有传。著有《夷白斋稿》35卷,内诗1卷,文24卷,又外集诗、文各1卷。
猜你喜欢

和酬入内赵供奉见赠

出入宫闱侍从官,再过林下信温颜。

朝天驻足因临水,驰驲回头入望山。

捧诏正当趋桂殿,寄诗那忽到松关。

老来诗思尤枯竭,莫怪阳春不旋还。

(0)

次韵和酬知开封县钱易学士见寄三首·其一

赤县滞清才,家曾有国来。

埋金宁变土,烧玉岂为灰。

敏手知谁敌,冥心懒自媒。

雅章蒙寄惠,味胜沃醇杯。

(0)

留题浐川姚氏鸣琴泉

琴里休誇石上泉,争如此处听潺湲。

爱于琴里无他意,落砌声声是自然。

(0)

醉落魄/一斛珠.东叔兄生日

才难如此。一门生许奇男子。长公更是惺惺底。

千百年间,一寸心为纸。人知公在诗书里。

天知公在诗书外。人间百顺由公起。

公把无心,总备人间事。

(0)

贺新郎.虞万州刚简生日用所.惠词韵

久向闲边著。对沧江、烟轻日淡,雨疏云薄。

一片闲心无人会,独倚团团羊角。

便舍瑟、铿然而作。

容室中间分明见,暮鸢飞、不尽天空阔。

青山外,断霞末。看来此意无今昨。

都不论、穷通得失,镇长和乐。

此道舒之弥八极,卷却不盈一握。

但长把、根基恢拓。

将相时来皆可做,似君家、祖烈弥关洛。

康国步,整戎略。

(0)

水调歌头.赵运判师生日

万里蜀山险,难似上青天。

谁知间有,人心之险甚山川。

赖得皇华星使,满载春风和气,来自鉴湖边。

要识方寸地,四十万云烟。佩珑璁,冠昱爚,组蝉联。

眼前富贵馀事,所乐不存焉。

闻道汉家子政,博考兰台载籍,胸次著千年。

会有太一老,同结海山缘。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