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县滞清才,家曾有国来。
埋金宁变土,烧玉岂为灰。
敏手知谁敌,冥心懒自媒。
雅章蒙寄惠,味胜沃醇杯。
赤县滞清才,家曾有国来。
埋金宁变土,烧玉岂为灰。
敏手知谁敌,冥心懒自媒。
雅章蒙寄惠,味胜沃醇杯。
这首宋朝魏野的诗《次韵和酬知开封县钱易学士见寄三首(其一)》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感以及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首句“赤县滞清才”描绘了诗人身处困境,才华被闲置的境况,"滞"字透露出不被重用的无奈。次句“家曾有国来”暗示诗人出身不凡,但如今却处境困顿。
“埋金宁变土,烧玉岂为灰”运用比喻,表达诗人坚信自己的才华不会因时间流逝而消失,即使像黄金埋藏于土中,美玉焚烧也不会化为灰烬,显示了他的自信与坚韧。
“敏手知谁敌,冥心懒自媒”进一步强调诗人的才情无人能敌,但他无意自我推销,宁愿保持内心的宁静,不愿主动去寻求机会。
最后两句“雅章蒙寄惠,味胜沃醇杯”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寄来的诗文的珍视,认为其文学价值远超过醇厚的美酒,流露出对友情和文学交流的感激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巧妙,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文学才华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古人重好古,今人徒赏今。
赏今拘近俗,何以劳寸心。
昔者臞面仙,分符此来临。
邦君舍华轩,老人独散襟。
从容尘领间,消息禅虑深。
道人本绝俗,猗兰故相寻。
风流右将军,寂寞支道林。
泉石诚膏肓,此病难与箴。
瓶盂饱粥饭,巾氎替裳簪。
万家辞近市,寸碧依摇岑。
迩来四十年,何人发孤吟。
亦有好事者,杖藜访层阴。
鹅溪唤画像,金薤锵瑶林。
赏遇既落落,风神见森森。
此道果有继,不忧风雨侵。
谁言殊缁俗,二士邺与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