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柳年来不忍春,出郊聊复写忧熏。
天因御史欲飞雨,山为文公却霁云。
寸舌不须论理乱,一犁安得遂耕耘。
凭君且尽杯中物,酒恶花香自在闻。
花柳年来不忍春,出郊聊复写忧熏。
天因御史欲飞雨,山为文公却霁云。
寸舌不须论理乱,一犁安得遂耕耘。
凭君且尽杯中物,酒恶花香自在闻。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对春天美好景色的不忍离去,以及他对自然界变化的细腻观察和情感寄托。诗人通过“花柳年来不忍春”表达了对春光的珍视,似乎连春天自己也不忍心看到花开花落的一幕。
“出郊聊复写忧熏”一句,表现了诗人的闲适心情和对自然界的深切感受。他在郊外游玩,不是为了消遣愁绪,而是更深层次地与大自然对话。
接下来的两句“天因御史欲飞雨,山为文公却霁云”则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现象的敏锐洞察和想象力。这里的“御史”和“文公”可能是比喻,用来形容大自然中天地间的某种力量在调节气候,表现出一种敬畏之心。
“寸舌不须论理乱,一犁安得遂耕耘”两句,诗人表达了对于世事纷争的无力感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寸舌难以辩论世间的是非曲直,而一犁(犁是古代农具)更难以在复杂的人世间找到安宁。
最后两句“凭君且尽杯中物,酒恶花香自在闻”则是诗人对友人的劝酒,希望朋友能暂时忘却烦恼,享受眼前的美好。在这里,“酒恶花香自在闻”表现了即便酒味不佳,但伴随着花香的气息,也能让人感到愉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生活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山亭新破一方苔,白帝留花满四隈。
野艳轻明非傅粉,秋光清浅不凭材。
乡穷自作幽人伴,岁晚谁为静女媒。
可笑远公池上客,却因松菊赋归来。
於易见耒耜,於诗闻钱鎛。
百工圣人为,此最功不薄。
欲收禾黍善,先去蒿莱恶。
愿同欹器悟,更使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