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焦桐山集赋得画堂留草本野竹淡时名寄柘乡诸友十三首·其六》
《读焦桐山集赋得画堂留草本野竹淡时名寄柘乡诸友十三首·其六》全文
明 / 谢元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谁诏丰隆葬,濯龙既败渊。

何知草木紧,可是石金坚。

丘壑徒能尔,名山殊不然。

虫音成短世,羸雨饯苔钱。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元汴所作的《读焦桐山集赋得画堂留草本野竹淡时名寄柘乡诸友十三首》中的第六首。诗中以“读焦桐山集”为引子,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深刻思考和对友情的真挚情感。

首句“谁诏丰隆葬,濯龙既败渊”,以丰隆(古代神话中的雷神)的葬礼为喻,暗示自然界的变化无常,如同雷神的葬礼一样,难以预测和理解。接着,“何知草木紧,可是石金坚”两句,通过对比草木与石头、金子的坚韧,表达了对自然界生命力的赞美,同时也隐含了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

“丘壑徒能尔,名山殊不然”两句,进一步探讨了自然景观与名声之间的关系,丘壑虽美,却未必为人所知;而名山大川,即使景色平平,也因名声而被人铭记。这反映了诗人对真正价值所在的一种思考,即真正的美和价值往往不在于外在的名声或显赫,而在于内在的品质和持久的影响。

最后,“虫音成短世,羸雨饯苔钱”两句,以昆虫的声音和雨水的流逝象征生命的短暂和时间的无情。虫音虽短,却能触动人心;而雨水虽常见,却能滋养万物,留下苔藓的痕迹。这两句诗通过自然现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深思,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价值等哲学问题的深刻见解,同时融入了对友情的怀念和寄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审美视角。

作者介绍

谢元汴
朝代:明

谢元汴(一六○五—?),字梁也,号霜崖。澄海人。口讷,寡言笑。性颖异,读书过目成诵,博通六经子史。南明隆武元年(一六四五),赴福州投唐王,授兵科给事中。以直忤郑芝龙,革职归里。南明永历二年(一六四八),至肇庆谒桂王,复授兵科给事中。次年,奉命募兵平远。桂王西奔不返,遂奉母隐居丰顺大田泥塘。乱定,还居潮州郡城。母卒,披缁入台湾,不知所终。有《烬言》、《放言》、《霜崖集》、《霜山草堂诗集》、《和陶》、《霜吟》诸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传。
猜你喜欢

华堂天晓歌为年丈居泉诞子作·其二

十里波光四面开,清秋铜鼓接蓬莱。

嵩云自昔钟申甫,奇甸于今产异才。

(0)

雨中寓多寻山庄·其八

天籁凉生竹,山鸠鸣向人。

偶逢社日鼓,识破陇头春。

(0)

送潘象安归省八首·其三

渭城一唱一魂消,昨夜秋风吹鹊桥。

最是江枫惜离别,不堪片片舞行镳。

(0)

江门饯别

有客西归载酒从,离杯一掷恨重重。

帆飞影尽沧江破,水色遥连若简峰。

(0)

赠东山寺圆觉上人

阴深谁遁迹,寂历自为家。

饭钵供灵液,蔬盘具异瓜。

鹤翻松顶露,天落佛前花。

静夜焚香炷,东林月未斜。

(0)

送客还吴二首·其二

仆御促离筵,情殷添酒钱。

春来人最可,此去事堪传。

善画凌摩诘,能诗逼惠连。

相思难尽处,江月夜窗悬。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