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东山寺圆觉上人》
《赠东山寺圆觉上人》全文
明 / 陶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阴深谁遁迹,寂历自为家。

饭钵供灵液,蔬盘具异瓜。

鹤翻松顶露,天落佛前花。

静夜焚香炷,东林月未斜。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在东山寺的高僧圆觉上人的生活场景,充满了宁静与超脱的氛围。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侣日常生活的独特一面。

首句“阴深谁遁迹,寂历自为家”描绘了东山寺所在环境的幽静与僧人选择在此修行的孤独感。这里的“遁迹”意味着僧人远离尘嚣,寻找内心的平静。“寂历”则强调了环境的寂静与僧人内心的孤独,但这种孤独并非消极,而是修行者追求精神自由的体现。

接着,“饭钵供灵液,蔬盘具异瓜”描述了僧人简朴而充满禅意的生活方式。饭钵中的“灵液”可能象征着清泉或纯净之水,寓意着心灵的洗涤;而“异瓜”则暗示着食物虽简单,却能滋养身心,体现了一种超越物质的满足感。

“鹤翻松顶露,天落佛前花”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祥和。鹤在松树顶端翻飞,象征着生命的自由与高洁;露珠与花瓣从天而降,落在佛像前,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佛教信仰的崇高表达。

最后,“静夜焚香炷,东林月未斜”描绘了夜晚僧人在静谧中点燃香烛的情景。月未斜,意味着时间的流逝与修行的持续,香烟缭绕,不仅净化了空气,也净化了心灵,体现了僧人对精神世界的执着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东山寺僧人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佛教修行的宁静、超脱与内在的丰富,以及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美好景象。

作者介绍
陶益

陶益
朝代:明

陶益(一五二○?—一六○○?),字允谦,号练江居士、江门迂客。其祖本为郁林人,附籍新会。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一五五六)以明经授江西永新训导。读书博学强记,精易通理。尝日集诸生,讲白沙之学于明伦堂;又构樾墩书屋,读书其中。抚按交荐,以目疾辞归,年八十卒。著有《练江子樾墩集》。清顾嗣协《冈州遗稿》卷五、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有传。
猜你喜欢

表兄丁行之俾予作山水一轴

秃发管城书不中,麝煤满砚随轻浓。

烟云变怪本无定,丹青故匪能形容。

解衣盘礴无人久,妙迹于今复何有。

挥毫要使真宰泣,叹息初非痴绝手。

辽东有人丁令威,去家得仙人暂归。

上界繁做异丘壑,安得长林大麓长追随。

联翩大轴要予写,敲冰不在鹅溪下。

吾既不能为乔松直干摩苍天,又不能为小童一线飞纸鸢。

万里江山入平远,唤取画师阎立本。

(0)

送张公仪宰安丰

楚客来时雁为伴,归期祇待春冰泮。

雁飞南北三两回,回首湖山空梦乱。

秘书一官聊自慰,安丰百里谁复叹。

扬鞭去去及芳时,寿酒千觞花烂熳。

(0)

闻和甫补池掾

遭时何必问功名,自古难将力命争。

万户侯多归世胄,五车书独负家声。

才华汝尚为丞掾,老懒吾今合钓耕。

外物悠悠无得丧,春郊终日待相迎。

(0)

送苏屯田广西转运

置将从来欲善师,百城蹉跌起毫釐。

驱除久费兵符出,按抚纷烦使节移。

恩泽易行穷苦后,功名常见急难时。

孺文此日风流在,直笔他年岂愧辞。

(0)

至开元僧舍上方次韵舍弟二月一日之作

溪谷溅溅嫩水通,野田高下绿蒙茸。

和风满树笙簧杂,霁雪兼山粉黛重。

万里有家归尚隔,一廛无地去何从。

伤春故欲西南望,回首荒城已暮钟。

(0)

读汉功臣表

汉家分土建忠良,铁券丹书信誓长。

本待山河如带砺,何缘菹醢赐侯王。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