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围乔木尽儿孙,曾见吴宫几度春。
若使当年成大厦,也应随例作灰尘。
四围乔木尽儿孙,曾见吴宫几度春。
若使当年成大厦,也应随例作灰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老参天的大树,四周环绕着繁茂的枝叶,它见证了时光的流转和季节的更迭。"乔木"指的是坚固挺拔的大树,"尽儿孙"则形象地表达了它的繁盛与生命力。诗人通过"曾见吴宫几度春"一句,唤起了历史的回声,吴宫作为古代都城的遗迹,它的春天是那么的繁华而又短暂。
接下来的两句话"若使当年成大厦, 也应随例作灰尘"则表达了一种历史沧桑、物是人非的情感。诗人想象着,即便是在过去辉煌的建筑,如今也难逃被时间磨灭变为尘土的命运。这不仅是一种对过往荣耀的追思,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历史轮回的深刻体悟。
整首诗通过古树和吴宫春色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记忆的珍视,以及面对自然界生生不息与人类文明兴衰更迭时所产生的情感共鸣。
坐久日将落,窗前云欲平。
倦游淹岁月,旅闷等坻京。
已谢长杨赋,犹怀古剑行。
拥炉虽有味,琢句苦难成。
一笑逢吾友,诸方旧著名。
景山惭绝膑,击节愧深耕。
奥妙穷三际,坚刚敌万兵。
谁知俯冬杪,顿觉得春荣。
缱绻桑榆恨,间关儿女情。
金篦何足道,闇室斗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