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子重见过夜话》
《子重见过夜话》全文
宋 / 李之仪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坐久日将落,窗前云欲平。

倦游淹岁月,旅闷等坻京。

已谢长杨赋,犹怀古剑行。

拥炉虽有味,琢句苦难成。

一笑逢吾友,诸方旧著名。

景山惭绝膑,击节愧深耕。

奥妙穷三际,坚刚敌万兵。

谁知俯冬杪,顿觉得春荣。

缱绻桑榆恨,间关儿女情。

金篦何足道,闇室斗光明。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名为《子重见过夜话》。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深夜交谈的情景,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首联“坐久日将落,窗前云欲平”描绘了夕阳西下,云彩渐平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接着,“倦游淹岁月,旅闷等坻京”表达了诗人长期漂泊在外,身心俱疲的状态,以及对京城生活的怀念。

“已谢长杨赋,犹怀古剑行”两句,诗人以“长杨赋”和“古剑行”自喻,表明自己虽然不再创作如“长杨赋”那样的作品,但心中仍怀有古代剑客般的豪情壮志。接下来,“拥炉虽有味,琢句苦难成”则反映了诗人虽然在炉火旁感到温暖,但在创作上却感到困难重重。

“一笑逢吾友,诸方旧著名”描绘了诗人与老友重逢的喜悦,同时提到友人是各地知名的人物,暗示了他们的交情深厚。接下来,“景山惭绝膑,击节愧深耕”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学识渊博的敬佩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自己的谦逊态度。

“奥妙穷三际,坚刚敌万兵”这两句赞美友人的智慧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认为其学问深邃,能够应对各种挑战。“谁知俯冬杪,顿觉得春荣”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在与友人交谈后,内心仿佛感受到了春天的生机。

最后,“缱绻桑榆恨,间关儿女情”描绘了诗人对年华逝去的遗憾和对儿女情长的感慨。“金篦何足道,闇室斗光明”则是诗人以金篦(一种治疗眼疾的工具)为喻,表达即使身处困境,也要保持内心的光明和希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与友人的深夜对话,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李之仪

李之仪
朝代:宋   字:端叔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生辰:1038~1117

李之仪(104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今属山东省)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猜你喜欢

次刘五原见寄韵·其二

松梢挂白月,潭下影微微。

汲水烹新茗,裁云补旧衣。

空山悬竹榻,竟夕倚柴扉。

寄语宗居士,何妨拂钓矶。

(0)

绕丹霞山

峰前峰后许相从,踏遍洪崖面面同。

放脚不知青嶂尽,杖藜随意白云中。

行依映掩千林雪,归绕萧森万壑风。

信步溪山原不异,幸陪巾锡共从容。

(0)

惜鹤

九皋心事委平原,毛羽飘零一翮存。

不向蓬山寻旧侣,且从萧寺宿云门。

长鸣夜梵侵禅磬,閒啄朝烟破月痕。

却笑当时华表上,可知何处是归魂。

(0)

泊清远

九夏行残暑气侵,孤城风雨客途心。

原非有我忙偏剧,只是投人意便深。

宿虬划雷惊欲动,湿云过树断还沉。

廿年万里探奇迹,惆怅而今祇独吟。

(0)

梅花·其一

横斜雪里映蓬门,独立微吟不是村。

月照高枝云有影,风吹香瓣地无痕。

更深寒剧人先瘦,群卉摧残此独尊。

最好莫从芳树觅,眼前红紫见犹存。

(0)

时十月十四日作本师诞日也·其一

石梁不可见,夜梦独迢迢。

山好连三楚,云寒尚六朝。

师年愁里过,客泪海中摇。

浅薄供驰逐,那堪慰寂寥。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