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淡烟疏雨,梅子黄时,清和天气。
阿母当年,暂辍瑶池会。
霞帔星冠,霓旌羽纛,下碧霄云际。
恰与瞿昙,同时共日,降人间世。
裼寝开祥,斑衣祝寿,一种灵椿,两枝仙桂。
满引玻璃,且向今宵醉。
待看阶庭,蓝袍交映,奉板舆游戏。
到得蟠桃,熟时归去,已三千岁。
正淡烟疏雨,梅子黄时,清和天气。
阿母当年,暂辍瑶池会。
霞帔星冠,霓旌羽纛,下碧霄云际。
恰与瞿昙,同时共日,降人间世。
裼寝开祥,斑衣祝寿,一种灵椿,两枝仙桂。
满引玻璃,且向今宵醉。
待看阶庭,蓝袍交映,奉板舆游戏。
到得蟠桃,熟时归去,已三千岁。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仙界的宴会,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仙境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超脱尘世、长生久视的美好愿望。
“正淡烟疏雨,梅子黄时,清和天气。” 这几句设定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环境,淡雅的烟雾、稀疏的细雨与梅子的成熟交织出一派仙境春色。诗人捕捉到了这一切之美,并以此为背景,引出了下文的仙界宴会。
“阿母当年,暂辍瑶池会。” “阿母”一词亲昵而又尊敬,透露出诗人对长寿者(或神仙)的崇拜。而“暂辍瑶池会”则表明这是一次非凡的聚集,是在瑶池这样的仙境中进行的。
接下来的“霞帔星冠,霓旌羽纛,下碧霄云际。” 描述的是仙界宴会中的装扮与景象。诗人用“霞帔星冠”、“霓旌羽纛”等华丽的词汇塑造了一幅仙界盛会图,仙人们或佩戴着璀璨的星冠,或悬挂着流光溢彩的霓旌,其装饰之美丽、气派之不凡,都在传递一种超越凡尘的神圣感。
“恰与瞿昙,同时共日,降人间世。” 瞿昙(即佛陀)与同时共度仙日,降临人间,这里或许暗示着对佛教文化的借鉴和敬仰,也可能是诗人表达了一种愿望,即希望能够像神佛一样,从仙界降临到人世。
“裼寝开祥,斑衣祝寿,一种灵椿,两枝仙桂。” 这几句则转向了对长寿者的庆贺。诗人用“裼寝开祥”表达了一种吉祥之意,“斑衣祝寿”则是对长寿者穿着斑斓礼服的描写,并以此祝愿其长寿。而“一种灵椿,两枝仙桂”则是对仙界中特有植物的描绘,这些植物不仅美丽,而且象征着长生不老。
“满引玻璃,且向今宵醉。” 这里诗人以“满引玻璃”形容酒杯中满溢的琼浆,然后邀请同伴共饮,以此庆祝仙界盛会。
最后,“待看阶庭,蓝袍交映,奉板舆游戏。到得蟠桃,熟时归去,已三千岁。” 这几句描绘了宴会结束后的场景。诗人等待着观赏阶前庭院中的仙境风光,那里有穿着蓝袍的仙子们嬉戏共乐。而“奉板舆游戏”则表明他们在使用一种神奇的交通工具进行游玩。此后,到达了一处蟠桃成熟之地,等待时机成熟便归去。最后,“已三千岁”一句,则是对长寿者寿命之长的一种提示,或许也是诗人心中对于长生不老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仙界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长寿、超脱尘世的美好愿望。
百忧袭暮年,怀抱日骚屑。
虽云归故乡,何异万里客。
穷冬迫寒饿,凛有在陈厄。
驾言适近村,惨惨天欲雪。
人沽村市酒,马齧山坡麦。
旅炊杂沙土,得饱何暇择。
手皲若龟兆,面槁无人色。
士穷自其分,所幸全大节。
功名已甑堕,身世真瓦裂。
不学玉关人,饥鹰方夜掣。
虬枝六尺藤,方屋九寸帽。
人间无处著,山水归寄傲。
耳中闻渊明,自我发未燥。
高标不可揖,七十忽已到。
明窗置经龛,奥室养丹灶。
虽云迫迟暮,要足平昔好。
悠然万念空,快若河卷扫。
寄声幔亭云,行拜散人号。
再见封侯未为快,一掷成卢安用再。
世间得意固多矣,堪笑穷人事常败。
我生出仕四十年,寸进恰如船上埭。
即今卧病茅檐里,回首穷通竟何在。
荆山之下玉抵鹊,两京春荠论斤卖。
苏秦煌煌佩六印,尼父栖栖厄陈蔡。
玄保美官辄见思,东野出门常有碍。
躬耕至老岂不佳,子孙当以吾为戒。
游宦才能薄,还山日月长。
买牛捐宝剑,取酒解金章。
泉脉疏供啜,松肪炼按方。
北窗贪兀傲,南陌喜彷徉。
僧过传蓍法,医来寄药囊。
泛舟经姥庙,策蹇上伧塘。
懒似嵇中散,痴如顾长康。
人间须扫迹,随处是羊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