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圃依山脚,渔扉并水涯。
卧枝开野菊,残蘖出秋茶。
病骨知天色,羁怀感物华。
馀年有几许,且灌邵平瓜。
蔬圃依山脚,渔扉并水涯。
卧枝开野菊,残蘖出秋茶。
病骨知天色,羁怀感物华。
馀年有几许,且灌邵平瓜。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田园诗意的画面。"蔬圃依山脚"写出了菜园紧邻山脚的地理位置,显示出自然与生活的和谐共处。"渔扉并水涯"则进一步描绘了临近水面的渔家小屋,透露出一种宁静的渔村生活气息。
"卧枝开野菊"描绘了野菊花在枝头开放,展现了秋季的生机和色彩,同时也暗含诗人闲适的心情。"残蘖出秋茶"则点出虽是秋天落叶,但仍有新芽孕育,象征着生命的顽强和希望。
"病骨知天色"表达了诗人身体状况不佳,但仍能感知天气变化,流露出坚韧的生命力。"羁怀感物华"则抒发了诗人身在异乡,被眼前的美好景物触动,引发思乡之情。
最后两句"馀年有几许,且灌邵平瓜",诗人感慨岁月匆匆,余生无多,但仍愿如战国时的隐士邵平那样,种瓜自给,享受田园之乐,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向往简朴生活的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田园风光,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陆游深沉的人生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
风遣轻蒲趣去程,满江秋月碧纷纷。
相看断雁情何极,同著征衫袂更分。
千里固应俱对月,一樽安得再论文。
从今竹枕蓬窗梦,不梦悬刀只梦君。
李氏小房何必庐,颜氏心斋自有书。
吾衰久矣不复梦,子归求之师有馀。
千春杏花开阙里,万代风声吟舞雩。
静听犹闻唤回也,惊起不觉呼参乎。
茫茫空里撮不得,历历个中殊不疏。
一点外皆閒事业,三声中有大工夫。
莫欺山东老王质,拨醒江南穷戴渔。
若逢有眼但举似,漫敲此骨真何如。
能于灵府钻三寸,敢许孟门增一徒。
清风各自在何处,明月相看元不孤。
他还见汝不见汝,定是故吾非故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