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闭户兀嵯峨,都付登临眼底过。
蛮菊那知佳节重,霜林也傍醉颜酡。
楼西地尽邻斜日,海上帆收展夕波。
爱宕山头三客望,乡愁谁似舍人多?
秋怀闭户兀嵯峨,都付登临眼底过。
蛮菊那知佳节重,霜林也傍醉颜酡。
楼西地尽邻斜日,海上帆收展夕波。
爱宕山头三客望,乡愁谁似舍人多?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郑孝胥所作的《九日爱宕山登高同秋樵袖海》。诗中表达了诗人秋日登高时的感慨和思乡之情。首句“秋怀闭户兀嵯峨”描绘了诗人闭门独处,内心思绪万千,外界的峻岭巍峨映入眼帘。次句“都付登临眼底过”则写出诗人将所有的情感寄托于眼前的景色之中。
“蛮菊那知佳节重”写出了诗人对异乡菊花的感叹,即使身处他乡,也能感受到节日的气氛,但蛮菊并不理解这份节日的厚重。接下来,“霜林也傍醉颜酡”以霜林染红,仿佛醉酒的脸庞,渲染出浓厚的秋意,同时也暗含诗人内心的愁绪。
“楼西地尽邻斜日,海上帆收展夕波”两句,通过描绘夕阳西下、海面帆影的画面,进一步烘托出登高的寂寥与远方的辽阔,勾起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
最后,“爱宕山头三客望,乡愁谁似舍人多?”直抒胸臆,表达了在爱宕山头与友人一同眺望,无人能及自己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秋日情怀和浓郁的乡愁。
烟涛暗拥,远岫微露,深幽无极。
谁忽把、纤阿推上,皓彩团团生几席。
吹锦烛、正徐开画舫,莫奏中流哀笛。
喜寂寞、鱼龙夜静,上下水天俱碧。
宝鼎今日犹争唱,赤乌人、尽去无迹。
叹尔汝、一杯相劝,青盖如烟何处觅。
唤不醒、醉临春千尺,降作佛奴何益。
便痛剪、娇娥云髻,怎救胭脂狼藉。
词客为欢,且游赏、漫辞涓滴。
羡沙边鸥鹭,不管人间今昔。露下翠幕轻寒隔。
山玉颓无力。拥绣被、早是鸡鸣,斗柄垂垂堪摘。
闭户已经月,忽喜故人过。
示客床头酒在,急取醉颜酡。
老去魏公殊健,痛饮还能一斗,高咏当狂歌。
李子独靡乐,晚岁计无那。妇长怨,儿女辈,钟百疴。
门东索饭,无礼叫怒一何多。
话此真堪三叹,我谓只应一笑,尔欲奈贫何。
且进杯中物,未暇恤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