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忆当年闯孔门,未能无意觉斯民。
浮名浮利虽关命,多病多愁故恼人。
九十春光浑易老,二三子者莫因循。
老夫耄矣诚堪笑,何惜同来试问津。
閒忆当年闯孔门,未能无意觉斯民。
浮名浮利虽关命,多病多愁故恼人。
九十春光浑易老,二三子者莫因循。
老夫耄矣诚堪笑,何惜同来试问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吕的作品,名为《诗勉粹夫进学兼示诸子》。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求学经历的回忆,以及对后辈子孙进行劝学和生活态度的寄语。
首句“閒忆当年闯孔门”表明诗人在闲暇时光里,回想起自己年轻时候踏入学府的大门,追求知识与修养的岁月。这句话既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学习生活的怀念,也反映出他对于教育和自我提升的重视。
“未能无意觉斯民”则透露出诗人在当时可能并没有完全意识到自己所学知识对社会的重要性,或者是说他那时候还不够成熟,没有深刻地理解学习的意义。
接下来的两句,“浮名浮利虽关命,多病多愁故恼人”表达了诗人对于虚名和物质利益的态度。他认为这些虽然与生命息息相关,但却常常带来疾病和忧虑,从而困扰人们的心灵。这反映出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心境。
“九十春光浑易老,二三子者莫因循”则是对年轻一代的劝诫。诗人提醒他们,生命如同春天的花朵,转瞬即逝,不要因为年轻就放纵自己,要珍惜时光,努力向上。
最后两句,“老夫耄矣诚堪笑,何惜同来试问津”中,诗人以一种自嘲的口吻,称自己已经老迈,但仍旧能够笑看世事。同时,他也鼓励子孙们与他一道,共同探索知识的深渊。
这首诗通过对往昔求学经历的回忆和对后代的劝勉,展现了诗人对于学习、生活态度以及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