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言广陵散,便逐嵇生逝。
小作三日思,归鸿渺然至。
谁言广陵散,便逐嵇生逝。
小作三日思,归鸿渺然至。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名为《为胡元瑞题绿萝馆二十咏(其二)琴》。诗中以“广陵散”这一典故开篇,引出对嵇康之才的追忆与感慨。广陵散是古代著名的琴曲,后嵇康在刑场上弹奏此曲,以此表达对生命的不舍和对艺术的热爱。诗人通过“谁言广陵散,便逐嵇生逝”这两句,表达了对嵇康才华与生命消逝的惋惜之情。
接着,“小作三日思,归鸿渺然至。”这两句则转而抒发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诗人似乎在说,即使只有短暂的三日思念,也足以让思绪飘向远方,如同南飞的大雁,虽渺小却坚定地向着心中的目标飞行。这里运用了“归鸿”这一意象,既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也寓意着心灵的远行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艺术、生命以及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诗人以琴为媒介,寄托了对嵇康艺术成就的敬仰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同时也暗示了对人生短暂与永恒之间关系的探索。
寒日东风发,春城处处花。
轻飞双凤外,散入五侯家。
摇曳融晴絮,颠狂绚彩霞。
女墙拦不住,潘县并堪誇。
飘泊通何限,迷茫尽欲遮。
绿杨红杏满,金殿玉楼加。
汩汩来还去,霏霏整亦斜。
韩公吟秀句,韶景丽天涯。
何处搀枪起,东南天一隅。
危城忌投鼠,丛薄诈鸣狐。
同与名空借,共和道亦殊。
练丝悲墨翟,歧路哭杨朱。
廉耻充然丧,纲常不可扶。
营营降贼辈,滚滚搢绅徒。
岂有心兵恃,全蒙口惠愚。
知交化豺虎,涕泗满江湖。
易水波犹定,钟山气不孤。
元戎告三捷,指望造天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