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无香积饭,不爱重思稻。
天浆但入唇,人生何用饱。
纵无香积饭,不爱重思稻。
天浆但入唇,人生何用饱。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入秋无事案头偶有纸笔随意辄书如风扫华不伦不理故曰杂题》系列中第二十九首。诗中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态度。
“纵无香积饭,不爱重思稻。” 这两句诗以“香积饭”和“重思稻”为喻,表达了对物质享受的淡泊态度。香积饭通常指佛教僧侣食用的素食,这里用来形容高雅的饮食;而“重思稻”则可能暗指对日常生活的过度思考或追求。诗人说即使没有这样的美食,也不喜欢反复思考日常生活琐事,体现了他对物质生活态度的超然。
“天浆但入唇,人生何用饱。” 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脱思想。天浆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自然界的甘露或清泉,象征着纯粹、自然的生活方式。诗人认为,只要能品尝到自然的甘甜,人生就无需过分追求物质的满足。这反映了诗人对简单、纯净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物质欲望的摒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物质与精神、简朴与奢华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超越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
岭上抚孤松,松阴盖天地。
霜皮四十围,傲晲人间世。
老干带烟霞,虬枝撼风雨。
玄鹤数往还,白云互来去。
抚松一问之,坐阅几千岁。
人寿能几何,松老良未易。
与松语未终,落月寒生袂。
人生相见莫,嫌晚倾盖一。
言两心同看,君神采烱虹。
霓状似龙马,行天空杳入。
雷阳布霖泽,草木熙熙生。
春风春风浩,荡过海上舆。
人歌颂何沨,沨云深回首。
望高楼楼上,有人愁别君。
兮万里思君,兮流水水东。
流兮无浅深,道南归兮何。
迤逦鸿鹄一,举摩云霄凤。
凰台上声翛,翛俯视万方。
皆寥廓钧天,忽听舜箫韶。